1)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得出来的,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
3)掌握:一般地说,是在理解本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
4)灵活运用:是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了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了能力。
必修课。1.平面向量(12课时)
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2.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3.函数(30课时)
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
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
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
函数的应用举例。
实习作业。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方法,并能利用函数的性质简化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实习作业以函数应用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不等式(22课时)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某些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
a|-|b|≤|a+b|≤|a|+|b|。
5.三角函数(46课时)
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实习作业。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并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a+cos2a=1,sina/cosa=tana,tanacota=1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包括引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5)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并通过它们的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 arcsin x、arccos x、arctan x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能利用计算器解决解斜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实习作业以测量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6.数列(12课时)
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教学目标。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7.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实习作业。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7)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8)实习作业以线性规划为内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圆锥曲线方程(18课时)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能够利用工具画圆锥曲线的图形,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5)结合教学内容,继续进行运动、变化观点的教育。
9(a).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9(a)和9(b)两个方案中只选一个执行。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
教学目标。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利用给出的公垂线计算距离)。
3)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了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进一步熟悉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了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凸多面体的概念。
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9)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10)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1)通过空间图形的各种位置关系间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1 了解 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 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 或会 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2 理解 对概念和规律 定律 定理 公式 法则等 达到了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得出来的,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3 掌握 一般地说,是在理解本...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日期 2003 08 16 作者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 观测资料,进行计算 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 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 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 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作者 教务处 本站原创发布时间 2005年09月19日。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力图阐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 世界和中国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