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职专语文组。
程峰清。一.判断句。
解说:判断句即“__是___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一般是做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6种: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__者,__也”。
例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__者,__
例如: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停顿,即“__也”。
例如:①夫战,勇气也。
.“者”和“也”都不用,即。
例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__为___
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如:①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是楚国将军项燕)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臣是市井中拿刀的屠夫)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二.被动句[(主语)被(宾语)怎么样]⑴.
用介词“于”表被动,即“谓语(动词)+于”
例如: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容纳)
②激于义而死焉者。(被义气激励死在这件事上的)
③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智慧和勇气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在动词前面用“见”表被动,即“见+谓语(动词)”
例如:①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众人都同流合污我独自保持高洁,因此被流放)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在动词前面用“受”表示被动,即“受+谓语(动词)”
例如:①有罪受贰。(有罪行就被处罚)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把全吴国的土地,十万的军队,.被别人控制)
在动词前面加介词“为”表示被动,即“为+宾语+动词”(其中宾语可以省略,也可以..保留)
例如: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用“为”引进动作实施者,谓语(动词)前再加“所”,表示被动,即“为___所___如果动作实施者不出现或承前省略,就变成“__为所___
例如:①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应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
例如: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城之破也。(城池被攻破)
③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诬陷被杀)
三.省略句。
解说: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不过,古代汉语中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代汉语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4种:
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三种形式。
例如: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承前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对话省)
.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是比较少见的。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包括动词后面的宾语省略和介词后面的宾语省略两种情况,所省略的多是代词“之”。
例如: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小子不能够与他商量)
能谤讥(寡人)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以”、“自”等。
例如:①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皆平顶。
有碑仆(于)道。
今以钟罄置(于)水中。
沛公军(于)霸上。
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又用鸡来试它,果真像成名所说的那样)
四.谓语前置。
解说:古代和现代汉语中,谓语一般都是放在主语之后。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在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谓倒装。
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①甚矣,汝之不惠!(你的不明智,也太过分了)(“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
安在公子能急人所困也!(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表现在**呢?)(公子能急人所困”是主语。“安在”是谓语“表现在**”)
惜乎,子不遇时!(你生不逢时,可惜啊!)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他的资质是天赋予的,他的聪颖到了如此的程度)(“其贤”是主语,“如此”是谓语“到了如此程度”)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吧!)
五.宾语前置。
解说:在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一样,也是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但是在某些语言环境下,古代汉语的宾语往往提到谓语的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应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应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例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②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
③以为莫己若也。(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做到这样却不能称王的,从未有过啊)
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应放在谓语动词前。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安、胡”等,它们如果在疑问句中充当宾语,一般应放在谓语动词前。
例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什么了?”)
②沛公安在?
③尔何知?(你知道什么?)
④子何恃而往?(您凭借什么而去呢?)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归到一处呢?)
⑥何以战?(凭什么条件与齐国作战呢?)
.用结构助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之”“是”即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的时候“是”“之”不译。
例如: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道句读,不理解疑惑)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③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啊!)]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⑤唯命是图(只贪图私利)
.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候为了强调也要前置。
例如:①全石以为底。(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以底部)
.②余是以记之。(我因为这原因记下它)
③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
.④何以伐为?(凭什么讨伐它)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不这样,我凭什么到这里?)
六.定语后置。
解说:在现代汉语中,定语都是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的前面。而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中心词,而把修饰性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就叫定语后置。
用助词“者”字粘附在定语的后面,形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去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可使...报秦”是定语,放在中心词“人”的后面)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的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的和尚却到达了)(“富”.是中心词“僧”的定语)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现在经过的从中岭到山巅,像门槛一样挡在道...路上的山崖)(“限当道”是定语“像门槛一样挡在道路上”,修饰中心词“崖”)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能不易其志”是中心词“缙绅”..的定语)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结构助词“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之”即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自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高高的庙堂之上,就担忧他们..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们的国君)(形容词“高“是中心词“庙堂”的定语,形容词“远”是中心词“江湖”的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能跑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会吃完一石粮食)(“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定语)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是中心词“石”的定语)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孝公占据坚固的崤山和函谷关,拥有雍州的.底盘)
七.状语后置。
解说:介词结构也叫介宾词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这类补语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做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最常用的介词是“于”和“以”,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即构成“于(以)+名词”或“于(以)+代词”的格式。
例如: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先帝知道我严谨慎重,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允许我接受使命向孙将军请求援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⑤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降职外调的**和来往的诗人,常常在这里聚会)
.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⑦鸡栖于厅。
.⑧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之中奉行使命)
文言文特殊句式句式复习讲义
文言特殊句式。常考文言句式的种类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一 判断句。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 属于什么的句式。一 有标志的判断句。1.用助词 者 也 表示判断。1 者 也 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者,例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
文言文特殊句式句式复习讲义
文言特殊句式。常考文言句式的种类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一 判断句。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 属于什么的句式。一 有标志的判断句。1.用助词 者 也 表示判断。1 者 也 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者,例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
四 主谓倒装句。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足鸡豚 是 鸡豚足 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 鸡 猪丰足 2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全句是 汝之不惠甚矣 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