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万能答题

发布 2021-04-09 16:28:28 阅读 4915

应试策略:平衡情绪。

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

”“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

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试题的熟生以及难易,进而确定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分配时间要服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希望大家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拿到试卷后,心中应记住这样两句话:

我难人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答题常规。一、强化审题意识。

1、审试卷本身。

题干。如选择题要注意选择的是“正确”还是“有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②选项;③要求;

2、审命题者。

命题依据。一般命题的依据应是“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

考查目的。思考此题是“考哪个知识点”,是“哪个能力点”,像作文就要揣摩命题者对本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

3、不可忽视高考试卷的“枝枝叶叶”

如果把高考试卷比做是一棵大树,试题结构与组成是其躯干,那题目中的提示语和附加。

语则是“枝枝叶叶”,诸如题目中的注释、出处、提示说明用语,作文中的写作要求等。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往往能明确答题范围,明确解题的方向和方式,减少盲目性,提高。

答题的准确性。特别是一些附加语,如阅读文章文段中注释,包括夹注、尾注等,对于文章的题解题注以及副标题、文末所注明的出处、写作时间等也不能一晃而过,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介绍了作品的或者作者的背景、时代时间等,有时在这里就刚好有考点存在。

二、强化答题策略。

1、科学答题。

时间分配要合理。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40分钟以内,ⅱ卷四——六题40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分钟。

答题顺序要科学。本着“先熟后生”、“由易入难”、“各个击破”“步步为‘赢’”的十六字方针。

2、常规要求。

答题卷禁用铅笔、红色水笔答题 ②坚决不在答题卷上做任何“标记”

不乱涂乱画 ④作文中坚决不出现真实地名、人名。

字迹清晰,文面整洁。

3、强化规范意识。

选择题。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到“清晰”“到位”“规范”。

简答题。坚守“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这一原则,不自作聪明,不节外生枝。表述语言简洁、明确、规范,不出现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作文。做到“五脏俱全”:有题目,结构完整,有层次,字数合乎要求等等。

4、坚决避免随心所欲的自然主**题行为。

1)认真分析考点的设置,不能只凭感觉。

2)解题过程中,要始终思考:

这个问题问我的是什么?(题目的落点是什么?)

解答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知识点?什么办法?为什么?可有哪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5、树立解题思维的规范性、科学性。

树立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条件。“已知”就是题干的提示语和具体的语言环境。

从内容入手思考形式。主要指语言应用题。

明确要求,符合目的。

相对调整,避免先入为主。有些选题也许几个答案你都觉得不妥,那就要看哪一个“硬伤”较明显,切不可抓着一个小毛病不放,而放过十分明显的错误。

每个选项都要看,都要分析,从中寻找错误。

三、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等。

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

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

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

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

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

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

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

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需注意选项**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

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h观点与论据不搭,或者论证逻辑错误。

3.做题的两个意识。

1)整体阅读整体把握的意识。拒绝不读文章直接做题。

2)语段和完整语句的意识。尤其关注语段的中心。

3)论证的逻辑意识(观点、论据、论证三者的统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6题,单选+双选+主观】,以人物传记为主,兼顾新闻类如访谈、专访、新闻调查等,可能出现非连续性文本。

12分钟内,阅读5分钟,做题7分钟,单选1分钟,双选3分钟,主观题3分钟)

一)传记作品阅读。

1.把握特点,读懂文本。

首先要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人物传记是纪实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强调陈述的基本事实(传主的经历和主要事迹)的真实性,也要注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想象的合理性和对于某些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的文学价值。它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

其次,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主人公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主人公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传记有述传和评传两种:述传主要陈述人物事迹,结尾简要评价;评传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2.会做题。

1】考点与题型大类别阐释。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

2】具体题型。

高考试卷一般为3道题,第1题为单选(3分),第2题为双选(4分),第3题为主观题(5分)。

1)单选题,一般集中某一话题(或角度)设问,比较集中和单纯。需要细心。

2)双选题,会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等各个角度或者全文整体设置选项,需要整体理解文章并能把握具体内容,考查是否真正读懂文本。同**双选题一样,详见**阅读题。

3)主观题。

注意重视语段。答题模式同**的思路题。

一般主要考人物形象或者人物成功(取得某方面成就)的原因。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之类题目。

人物传记的主角是人物,而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之一——表现人物的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性格、品质、思想、成就,时间、空间、逻辑,若干事例等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方式,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找到思考的角度,从而寻求到题目的答案。

1)几个段落呈并列式排列,每段开头的句子整合到一起,就是答案。

2)一个段落中,各层的层意就是答案。

3)一个段落中,相同结构的句子就是答案。

4)一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所统领的句子就是语文月刊答案。

2019高考语文万能答题

应试策略 平衡情绪。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 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 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 数量 ...

2019高考语文万能答题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应试策略 平衡情绪。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 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 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

2019高考语文万能答题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应试策略 平衡情绪。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 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 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