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文言知识总结

发布 2021-02-22 10:46:28 阅读 9555

小石潭记》复习整理。

第一部分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垒,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泉在**。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我的朋友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第二部分文言现象。

一、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前往,到某处去。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副词。

6.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等同于现今口语中常说的:“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

二、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冷清,感到凄凉。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

(2)动词,看见。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介词,因为。以其境过清;

(2)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卷石底以出;

(3) 用,把。全石以为底。

8、而 1)表承接。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表修饰。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0、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 1)作为,当作。全石以为底;

2)成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做。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三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小溪的岸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 使…寒冷。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特殊句式: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石地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省略句: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我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前行。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4. 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5、坐潭上。省略介词“于”。坐于潭上。

第三部分**。

1、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描写心情的句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3、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三峡》写水、《与朱元思书》写水、《小石潭记》中写水,有何不同?

《三峡》写水从客观上体现水的特点;《与朱元思书》中写水清、急,表现景美,表现作者想要寄情山水的想法;《小石潭记》中写水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

6、小石潭开辟成了风景区,请你介绍一下这处风景。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大约百二十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青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送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7、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水“清”的特点的?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此有关的古诗文?

答:以水底的形貌清晰可见来写水的清澈;借游鱼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时,鱼“影布石上”,都很好地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油鱼细石,直视无碍”

附:比较阅读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名状。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小石潭记知识点总结

小石潭记 知识点与阅读专练。1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心乐之 乐 喜欢。近岸 近 靠近。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大约。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在空中。下见小潭 下 名作状。日光下彻 下 名作状。西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南。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弯曲的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

《小石潭记》知识点总结

小石潭记作业 1 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参 差 差 互 坻 嵁 佁 俶 悄 怆 邃 翕 蔓 卷 石底。2 解释下面加粗的双音节词。水尤清洌青树翠蔓佁然不动 明灭可见往来翕忽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悄怆幽邃参差披拂 3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单音节词。1 心乐之 2 日光下澈 3 全石以为底 4 潭中鱼可百许头 似与...

《小石潭记》知识点总结

小石潭记 知识点归纳。1 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参 差 坻 嵁 佁 俶 悄 怆 邃 翕 蔓 卷 石底。2 写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道日光下澈潭西南而望。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心乐之凄神寒骨。3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隔篁竹伐竹取道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