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项训练之审题立意

发布 2021-02-22 04:53:28 阅读 1393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专项复习讲义。

祁阳县职业中专邓佑群。

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审题、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二、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能快速地审题、立意。

教学重点: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能快速地审题、立意。

教学难点:对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或题目的分析、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审题、立意的基础知识;分析审题、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确在考场中如何快速审题、立意。

教学步骤:一、审题、立意基本知识。

作文考试,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高考中作文题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话题”作文,有时是“材料”作文,有时是“命题”作文,有时甚至是以漫画为题,所以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千万不能偏于一隅,盲目跟风,揣摩试题。“材料作文”也罢,“话题作文”也罢,都不过是提供一个背景,让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关键是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学会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引出自己的感悟和观点,这样在考试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高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准确、新颖、高远、深刻。

所谓准确,就是要正确把握命题人命题意图,并在命题范围内立意。

所谓新颖,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写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文章。写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文章,写“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主题来。不要落入俗套,与人雷同。

所谓立意高远,就是指文章格调高尚,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不落俗套,不低级趣味。优雅的风度,高雅的情怀,反映在文章中就是高尚的文品。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情怀令人仰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令人振奋。

他们的文章立意高远,能启发人思考,能凝聚民族精神,激励社会进步。

所谓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不能只抓表象,就事论事。它要求考生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对材料深刻的开掘力,对生活内容高度的概括力。

简而言之,准确就是代命题人立言;新颖是指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言人之所未曾言;高远是在领会写作意图基础上超越自我所呈现出的使命感、时代感、沧桑感、厚重感,是言人之所不能言;深刻是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是言人之所未尽言。

二)高考作文立意常见误区。

误区之一:局限于自我经历、体验,写作时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由小学而初中而高中的生活琐屑津津乐道,表现出低幼化倾向。

误区之二:不能进行辩证思维,绝对化,讲蛮话。或大而无当,夸夸其谈;或以偏概全,强调一点,不计其余。

误区之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审题不深入,看不到命题人的价值取向和隐性要求,流入浮浅。

误区之四:意多乱文,千丝万缕找不到头,千言万语抓不住纲,东扯葫芦西扯瓜,不知所云。

三)高考作文立意的常用方法。

1、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大题小作,小题大做)

2、化虚为实,运实入虚(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3、高屋建瓴,多角度命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横看成岭侧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4、由表及里,层层解剖,追根究底,揭示因果。

四)意在笔先——正式写作前该做的几件事。

1、审题。审题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一般的同学审题不仔细,往往先入为主,凭感觉解读题意,结果常常偏离题意或不合命题要求。比如,2023年湖南高考卷,不少同学抱定“三自”的成见,没有注意体裁的限制,写出文体不明的文章而蒙受不必要的重大损失。

审题要冷静客观。不要因为题目是曾经练过的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题目从未接触而张皇失措。

审题要细读。高考作文题设计都十分简练,文本内容有限,要认真阅读,细细品读,不可遗漏任何信息。

审题要深思。想想命题人为什么出这样一道题,有没有隐藏的意图,是否存在陷阱?一般来说,命题人设题总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题目要出人意料以避宿构;题材要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考试要求要能够检测考生真材实学,保证考试信度;评判要易于区分平庸与卓越达到选拔目的,保证考试效度。

2、立意。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可用一个简短的判断进行阐述);

确定文章的体裁;

确定文章的结构;

筛选恰当的材料并按一定序列进行组合;

推敲文章首尾及中间各段段首的语句;

拟定一个标题;

反思上述各个环节是否进入误区,是否偏离题意,及时纠正。

二、实战范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3年全国高考作文)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 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题目自拟。

不少于。四川省某考生满分作文考场审题立意构思实录。

拿到试卷后,一看到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顿时就傻眼了。

写什么?有点难啊!以前没有练过这个题目,练过的作文都用不上,怎么办?

别急,先想想老师平时是怎么说的。

一般话题作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其中“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

“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更要仔细审读。

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

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不管作文题怎么变,先审好题,要明白考你什么能力,千万记住——审题、立意、构思、展现。老师等你的好消息!!!

作文题目是:四个图形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答案是:

每一个都与其他三个不同类。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只要与学者出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哈哈,有何难哉!?

生活中这种例子不少哇!解题时我用另一种方法得出正确答案;老师说这道题有三种答案都正确;烟民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烟盒上却明示着“吸烟有害健康”;

冷不丁想起老师的教诲:

忘记我说的啦!审题构思时还要记住什么?

记住什么???

啊!要尽力避免与他人雷同,审题还要审别的考生会写什么,要求新呀!别忘了展现才华哦!

好险!!!多亏及时想起了老师的提醒,要不然一高兴,硬要上出题者的当,写出千人一面的作文来。其结果……35分!?

原来老师要我们考试想一下他是这个原因。呵呵……这个题目就是容易写得一般化。什么可以用多种方法解一道数学题呀!

什么一件衣服这人说好看那人说不好看呀!还有我刚才想到的那些事,都是一般考生一下就能想到的。老师说:

一般考生考试时爱就近取材,舍不得深想,或者来不及细想,或者像我刚才一样,一高兴就忘乎所以,结果……千人一面,没有创新,得分平平。

既然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只要与学者出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呵呵……我才没那么瓜呢!要牢记老师说的:深、广、新!显出才华!

得好好构思一番!!

鲁迅说:才子佳人看林妹妹很美。在一个成天吃不饱的工人看来,林妹妹不符合居家过日子的标准。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用不同视角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同一块甜麦圈,乐观者享受他的香甜可口,因其好吃而垂涎欲滴,悲观者却为中间那么大的洞而哀叹!

把一个苹果切开,果核就像一颗星;

测量一栋建筑的高度,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南巡时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一下想出这么多材料,得感谢老师英明,平时要我们看那么多书。

材料太杂,得好好组织一下。再引用点古诗词,以增加文采。

例文一】回答。

― 一千个哈姆莱特。

四川考生。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他悲剧命运的哀伤,对他“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对他……

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线组成,有人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有人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美……

不妨套用苏轼的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的,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

同是一个甜麦圈,悲观者只看见一个空洞,而乐观者却品味到它的味美。

同是交战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

是的,我的心执着于我见、我闻、我悟。

条条大道通罗马。

认识事物的角度、深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自不相同。正所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但我相信:条条大道通罗马,历艰辛殊途同归。

小平同志的“黑猫白猫论”风趣而深蕴哲理。东部地区飞速发展源于西部的支持,而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也必需东部的鼎力相助。设若以老观念来解决问题,东西部齐头并进,那中国的发展不知又要经历多少艰辛。

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有人利用太阳下的阴影,通过三角函数的关系简单算出;有人用绳子与楼房比较,然后测绳子长度;有人用气压计,从楼底到楼顶,通过气压变化来计算;也有询问楼房管理员……

高考作文专项训练之审题立意

一 高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 准确 新颖 高远 深刻 所谓准确,就是要正确把握命题人命题意图,并在命题范围内立意。所谓新颖,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写出 亏他想得出来 的文章。写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文章,写 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 的主题来。不要落入俗套,与人雷同。所谓立意高远,就...

高考作文之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之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学目标 一 树立端正的写作态度,增强写作的兴趣与信心,提升审题思维能力。二 运用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对材料进行多角度 多方面的分析。提取中心,抓关键句,由果溯因,由因测果,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由己及 他,明确褒贬,多向辐射 三 确立中心论点及分论点。教学重...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细心阅读材料,在把握内容 明确对象 注意情感及立场倾向等基础上用一句话写出自己认为切题的观点,并列出作文提纲,包括文章段落的安排 一共几段 每段的要点及选用的材料。最好还能写出开头结尾段及每个层次之间的过渡句。一 蜗牛的故事。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