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旭初老师高考作文辅导讲座

发布 2021-02-20 23:24:28 阅读 4479

喻旭初,男,语文学科特级教师。金陵中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23年任教以来,曾先后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25年,校学术委员会委员4年。

现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江苏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主编各类语文书籍12种,发表文章60余篇,发表文字共计近300万。

写在前面。高考作文既考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也测试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既考查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也考查换位思考能力。

从现实需要出发,换位思考更显重要。换位思考,就是要有读者意识。就高考作文来说,你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那你就得站在阅卷老师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要想一想,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你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虽然有评分标准,但标准是由阅卷老师掌握的。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一般说来,老师喜欢看生动有趣的记叙文、言人未言的议**、真情实感的散文。

总之,爱看与众不同的文章,有个性特点的文章。

如果你写的文章中所举的事例、所引的名言都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东西,所说的道理都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会有人爱看吗?我相信,你也一定不爱看。那么,怎么做到要有个性、与众不同呢?

一、不要只停留在对题意的证明,也可以提出质疑。

大部分同学都在肯定命题的前提下,举例证明命题的正确。这当然是可以的,但大家都这么写,就太大路货、太一般化了。你不妨对命题本身作些分析,或指出它有片面性,或说出它的不严谨,或加以适当的补充,等等。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大胆提出质疑。

人常说:“有志者事竟成。”你可以反问“有志就一定能成功吗?

”未必。立志很重要,但光有志气是不够的,还得靠能力和外部条件(如机遇)的密切配合。有人说:

“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可以说“不一定”,因为苦难首先毁人尊严、伤人心灵,只有在与苦难的抗争中感悟生活的真谛,苦难才能成为精神财富。人常说“人定胜天。

”你可以质问:“人类真的一定能胜过大自然吗?”未必。

说这句话表明人类有豪情、有决心。但必须有科学精神。很多时候,人类以“改造”之名对自然行破坏之实,大自然迟早会对人类进行报复,所以人类只有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是正道。

完整所引名言。

人们常引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一句来鼓励人努力学习。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它还有下半句:“以有涯随无涯,则殆矣。

”意思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庄子的话意在告诉人们:努力求知是应该的,但必须适可而知,因为生命有限而知识无边。

人们常引用《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一句来教育子女不要远离父母,其实,它后面还有“游必有方”四个字。意思是,做子女的可以“远游”,但一定要说明你的去向和理由。

考虑问题两面。

人们都说“青春是美好的”。这是指正常情况下,但问题可能还有另一面。如果身处青春期而不理性,那就不仅不美好,很可能是危险的,因为不理性,就容易冲动,容易意气用事,那不危险吗?

有人说“帮助人是快乐的”。这是主观的想法,但问题还有另一面,那就是看被帮助人的想法。被帮助的人是否真需要帮助,需要什么帮助,你用什么方式去帮助,都需要考虑。

如果帮助人的人对被帮助的人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你可能自感快乐,而对方未必快乐;只有双方都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换个角度思考。

吹毛求疵”通常用来批评那些“鸡蛋里挑骨头专找茬”的人,属贬义词。如果换个角度,从确保质量来考虑,“吹毛求疵”就是不放过任何小的瑕疵,它就成了精益求精的代名词,变成了褒义词。

明确概念所指。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外国作家的一句名言,多半用来对坚守己见的肯定。其实,应首先明确这句话中的“路”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是正确的道路,那不管别人怎么说,也是必须走下去的;如果是错误的路,还要坚持走下去,那就是固执,是决不可取的。

除了以上这些,你还可以有自己使立意求新的办法。应努力突破对命题意图一元化、简单化的解读。看完题目后,要静下心来多想想,人家从正面想,你不妨从反面想,人家只想到一点,你能否想到两点甚至更多。

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能与众不同。

二、不要总是对别人做道德说教,应该把“我”放进文章里。

相当一部分同学都习惯用“我们”的称谓在文章中说些有关人生的大道理,而这些道理基本上不是对自己说的,而是居高临下地说给别人听的。常见的口吻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应该知道……”难道你就不……吗?

”“让我们……吧!”虽然所说的确实有道理,但丝毫不联系自己,可以说是一种尽人皆知的道德说教。越来越多的阅卷老师不喜欢这样的文章。

如果把“我”放进文章里,情况就不同了。文章会有真实感、亲切感,如果表达得好,会引起人的共鸣,从而增添文章的感染力。

不妨采用下列做法:

写亲身经历。

在扣题的前提下,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文章会有新鲜感,因为你的经历是别人没有的。你可以写“我的追求”、“我的成长”、“我的阅读”、“我的爱好”、“我的旅游”、“我的交际”、“我的迷惘”等等。

写熟悉的人。

只要切合题意,写父母、写老师、写同学、写亲友、会很生动,甚至很有趣。你可以写父母对“我”的关爱,也可写家庭小风波;可以写师生情深,也可写师生矛盾;可以写同学友谊,也可写同学纠结;可以写亲友欢聚,也可写亲友别离,等等。总之,你可以从丰富多彩的人际关系中自由选择。

写“我”的感悟。

你可以写“我”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对某种文化现象的思考,对某个观点的质疑,对某本书籍的体会,对某位人物的评价,等等。你身在学校,对教育很熟悉,你可以写“我”对当下教育的点赞和批评,甚至可以写“我”对高考现状的反思。既然是“我”的观点,就应写出发自内心的想法。

你的认识可能不够深刻辩证,甚至带有一点偏激,但它是你自己的声音。有时,青春的幼稚比正确的废话要可爱得多。

温馨提醒。把“我”放进文章里要注意的是:

1内容要真。文中的“我”是真我,笔下所写都是真实的存在,不作假、不编造,写出生活的原汁原味和感情的喜怒哀乐。

2写法要纯。这里的“纯”是指不刻意雕琢,不过分夸张,不滥用修辞。写记叙文,要让人看了如临其境;写议**,要让人看后如见其心。

别人用“我们”,而你用“我”;别人写伟人名流的故事,而你写熟悉的普通人的趣事;别人写大路货的大话、套话,而你写自己心里想说的真话、实话。果能如此,那你的文章就有个性,就与众不同,阅卷老师就喜欢看。

三、不要老是引用名人名句,应该多联系现实。

文章中说名人故事,引名言警句,是议**中常见的写法,用得恰当,能出好文章。但是,如果老是那么几个人,那么几句话,就毫无新鲜感,就没有人爱看。要使文章有生活气息,有时代色彩,有生命活力,就得多联系现实。

联系哪些现实呢?

关心弱势群体。

如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等等。怀着关爱去写他们,能激起人们的同情。

歌颂特殊工作。

如辛勤工作在反腐第一线的纪检干部、维**律尊严的法官与律师、为国争光的科研人员、为农村或山区教育奉献青春的教师、守卫边防的人民战士、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无私奉献的各种志愿者、在灾难中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等等。以他们的事迹为素材写记叙文,或以他们的事迹为论据写议**,能打动人心。

直面文化教育。

如文化的繁荣与乱象(图书出版、娱乐节目,都有上述两个方面),教育的进步与缺憾(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成长也都包含两个方面),等等。充分肯定成绩,如实指出问题,会引起共鸣,发人深思。

重视环境保护。

如美丽中国与生态保护,城市改造与科学规划,小镇建设与记住乡愁,还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如能叙述得清楚,分析得在理,有可能产生震撼力。

温馨提醒。联系现实、取材鲜活怎么落实到不同文体中去呢?

1写记叙文(或小**)

要尽可能选用有动情点的人与事,前面说的(一)(二)两项中的人与事都可选用。经常说到的名人伟人未必感动人,身边的人、平凡的人,有时却能给人许多感动。最好写自己或自己的家庭、学校某段有别于他人的经历,但一定要有生动的细节,一定要饱含真挚的情感。

2写议**(或议论性散文)

作为论据的材料要尽可能鲜活:(1)事实论据,要尽可能举别人很少举过甚至没有举过的事例,如救灾英雄、科技精英、缉毒干警、爱心人士,创业新星、中华达人、微博红人等等,取其高尚品质、可贵精神写进文章。(2)理论论据,要尽量引用别人很少引用过甚至没有引用过的古诗文或中外名言。

要知道,名人的名言并非都是真理,它往往是该名人在特定的背景下对特定的人或事发表的特定看法,所以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往,同学们都喜欢引用古人的话或外国名人的话;现在,你不妨引用些当代人的话,如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名人的话。

少用或不用陈旧的事例和名言,多用现实生活中新鲜的事例和当代人鲜活的话语,就能使文章因具有时代色彩而受人欢迎。

四、不能想到**写到**,应注意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有些同学的文章因为下笔前没有作通盘考虑,整篇文章显得很散乱;有些同学的文章,虽然总体结构是完整的,但段与段之间、段内的句与句之间,缺少自然的衔接,读起来不太顺畅。这都跟逻辑意识欠缺有关。

文章结构体现思路,而思路须符合逻辑。就文章的结构形式来说,常见的有基本式(引论——本论——结论,或者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分式(先总论后分论,或先分论后总论,或先总后分再总),对照式(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方面的正确),递进式(一环套一环,一层深一层)。递进式结构要求较高,因为它需要逐层递进,理论分析水平欠缺的同学不易做到。

我提倡大家采用总分式或对照式结构,因为它比较好把握。

因为多数同学都能考虑到全文结构的完整,所以我就不说了。下面重点说一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段落内部的层次问题。

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自然。

段与段之间应该有一个过渡句,以使上下衔接,文气贯通。如果第一段说的是自然现象,第二段说人生道路,那么在第二段开头可以这样写“自然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有时也可在上一段末用一个设问句来引出下一段。

这几年,用并列式结构的同学很多,但并列的几段都是孤立的,为了形成一个整体,可采用以下方法:一种是每段开头用相似的语句概括全段内容,如“宽容是一种态度……”宽容是一种境界……”一种是每段开头分别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词语标明论述的顺序。

段落内部也要有条理。

许多同学在段落内部的语言组织上不太重视条理,就单个句子看,句意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几句话连在一起读,却往往让人感到不是味。所谓“不是味”,就是整段话不知到底说了什么。其实,可以把一个段落看成是一篇短文,同样可以运用总分式、对照式或其他结构方式。

也可以用复句来体现句与句之间的某种关系,如用“虽然……但是(可是)……表转折关系,用“只有……才……”或“只要……就……”表条件关系,用“如果……那么……”或“即使……也……”表假设关系,用“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表因果关系,等等。用因果关系来进行分析,在文章中用得比较多。为了使分析既全面又有条理,可对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展开多角度的分析:

就个人来说,有主观原因,有客观原因;就社会来说,有现实原因,有历史原因,还有物质原因、精神原因。在分析过程中能联系实际、恰当阐述,整段文字就不仅内容充实,而且也很有条理了。

高考作文老师讲座

历年高考以后,分数达60分的作文无疑是考生最关心 也最担心的题目。1月23日与24日,由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指引,吴川新华书店 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广州市二中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汉文老师来我市第二第三中学做了 高考作文应对策略 的专题讲座。讲座分别在市二中三中会议室举行,由市委宣传部部长招励及吴川...

2019届高考作文辅导讲座

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动向及对策话题作文的高考作文考查方式已经历了五年!2004年已有11个省市进行分省命题,估计2005年自主命题的省份还要扩大。话题作文的取材可能会既有全球视野,又具本土地方特色。所以考生必须关注身边发生的作文资源,对身边的资源要了解 筛选 整合。那种对于我们本土的社会现状 历...

高考作文辅导

什么是好作文?谈谈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什么是好作文?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文章?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将好文章比作完美的人,那么 其一,应该是有人的完整外形,那些个缺胳膊少腿的,显然不在好文章之列,所以好文章应该是结构完整的。其二,好文章还需要有像人那样,遵循 分割定律,头重脚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