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讲座《高考作文立场》教案

发布 2021-02-20 16:32:28 阅读 3103

高考作文第一讲:高考作文立场**。

一、知己知彼:高考作文在考什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高考作文,面对高三仅仅一年不到的准备时间,我们首要应该明确的是:高考作文在考什么。

从最近几年各地的高考作文材料(任务),频频出现的“你怎么看?”“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等关键句中,可知,高考作文当然在检测考生的思想。(其实是废话,作文本身一定是思想的流露与反映)

那思想是什么呢?我们常常认知的思想与之是否有出入呢?高考中考的思想是否有其独特的期待?

具有哪些期待?该不该对考生的思想有期待?有思想和思想深刻,区别何在?

思想深刻的作家大多有哪些共同点?

简单来说,思想即观念;是平常对生活观察、感受、思考、权衡的所感所想。尤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人行为方式和情感的体现,可以说you are what you think。

问题就在这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在筛选人。那么选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来判断考生是个怎样的人?有一道题即是现场作文。

所以它不仅仅是对遣词造句的,谋篇布局的,浮于表面的文笔的考查,更是对字里行间行走着的作者的心性的考查,所谓文品背后是人品。一篇文章完成,作者的心脑俱现。或许,你能马上找出反例来证明笔下的高雅并不说明为人的脱俗——反例总是有的,我们**大概率问题。

所谓情动辞发,动脑,动心,动情。思想不仅是动脑的,更是用心的。至少,越是深刻的高级的思想,越需要心肠的参与。

而我们可能常在听取某人对某事发表一番我们认为有道理的异见后,心下结论:“这人(挺)有思想”。这里的“有思想”的结论就主观许多——“我认为”,且是因为“我没有想到”,“我认为有道理”。

至于,异见背后的东西,我们往往来不及思考与判断:立场本身的价值,我没有想到的,就是对的吗?“有道理”是用什么来衡量?

是否因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一方盲从……

要想思想有进步,真的深刻,有必要警惕获得的评价:“挺有思想的”。自省方能明己。

警惕什么呢?警惕我那被夸赞的思想,是否仅有大脑的参与?仅用大脑表达的见解,容易走失立场,容易不顾三观,这种见解一旦频频受到夸赞甚至追捧,若缺少自我观照,极易上瘾迷失。

“我还挺有思想的”,久而久之,误以为“思想”就是长这个样子(不顾三观的畅快表达,或陷入狭隘单一的己见而不自知)。

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回顾并思考判断一下: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思想的时候,在说什么呢?我们的结论是负责的吗?

无论如何,应该明白,高考中考查的思想,绝对有三观。特别是价值观。(我这个说法不科学,文章本身就能反映作者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文章本身肯定是三观的体现,不仅仅是高考作文如此)

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释放出来的信号尤其明显:没有胸怀祖国的格局,没有思考时代的器量,没有肩负未来的使命感,很难写出好文章,很容易流于口号空话中,并埋怨现在的作文简直等同于申论。但限制中显身手,我们仍能看到一些言之有物情理兼俱的好文章。

胸怀祖国肩负时代对青年们来说仿佛苛刻,其实总结来说,就是心中有他人,走出小我,看到他人。

统帅文章的是立意,优质文章离不开高立意,高立意绝不仅仅意味着观点深刻新颖,它的背后需要端正的三观。古往今来,经典诗文,哪篇三观不正?文人们即便怨愤自己怀才不遇,社会不公,剥削严重……这种怨愤也是经过慎重思考的,是有节制的,是事实,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不夸张不耽溺,不只在自己那点情绪里没完没了。

一流文人,一定是看得到他人的,慈悲,温柔——这是我所认为的端正三观的内涵之一。人品决定文品,所以写文章的难度,远不在遣词造句。

有人调侃:“现在的高考作文写得越‘红’就越好”,玩笑可以,当真则愚蠢——这是对上至国家考试中心下到阅卷老师智商的侮辱。把端正三观,粗暴地理解成刻意****——狭隘了别人,伤害了自己——这种心态很难写出高格调的文章,媚俗且艰难,因为缺乏真情实感,一字一句是不情不愿地被推挤出来的。

而且,“红”很容易写吗?越是想着往“红”上写,可能越难找到着力点,越不得力。另,为什么我们对“红”有莫名的敌意?

《我的前半生》中,不少同学看到溥仪赞gcd,就发出疑惑“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红’?”有疑惑是非常好的,疑才会思,但是为什么疑惑不是“他为什么要如此夸赞gcd?”这两个问题背后有什么不同?

“红”意味着“假”?拒绝“红”说明我真实?这个结论的推理何在?

三观中,重点说说价值观,价值观大致可以说是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基本判断。虽然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该不该有一个基本的标准?能不能脱离基本的评判标准?

一旦价值观发生了倒错,议**就几乎陷入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美丑不分之地,“价值观的错误,是根本性的错误,不是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所能弥补的”。缺乏了正确的价值观,“文采就成了虚华,气势成了诱骗,韵味成了忽悠,技巧沦为奇技淫巧”。

正确的立意比新颖的立意重要太多,若不顾正确求新颖,求得的立意容易是“标新立异”。不要拿到材料就想“弄个大新闻”,想着怎么“出名”,怎么“独特”——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不是一回事呀!沉住气,用鲜活的素材,用缜密的逻辑,用凝练的语言,用独特而端正的三观来使读者信服。

端正三观的内涵除了温柔慈悲,能见他人容他人,对他人感兴趣,不漠然飘过,不习以为常,不理所应当,常换位思考;还应当对内自省、自立,保持坚韧与正义,心怀希望与感恩,“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动不动就张口“看透了”,“心死了”,不是年轻,是幼稚,时刻要人哄着,什么时候才长大呀?)

而不是去谄媚!先把别人的三观要求认为是去****,再去讨厌这种要求——简直是双重之恶——歪曲了别人的观点,再来体现自己的“清正”——否则就认为自己被逼得“虚假”了,我真实,所以我不想****?——这里的真实,还有没有是我 “真的不会写”?

总之:高考是国家大事,所以它要选拔哪些人出来?他有哪些选拔标准?

该不该引导端正三观?文笔相当,三观相反的两篇文章,你是高考阅卷老师,你赞哪一篇?所以高考作文绝不仅仅是要文字面皮漂亮,还需要内在力量厚实。

这个厚实很大程度来自于作者的精神力度,即三观的显现。

二、高考立场:高考能写“负能量”作文吗?

这个问题本身有些绝对,绝对的问题,很容易指向一刀切。单说“能”或“不能”都不科学。先大概界定我们通常所说的“负能量”作文是什么样的文章。

我们一般什么时候会觉得某人(自己)负能量缠身呢?大约在毫发小事前愁眉苦脸,喋喋不休,抱怨不已,满腹牢骚的时候,让人信心难见,担当难见,乐观、不屈难见……“负能量”作文能够指出问题,但往往缺乏分析,或分析中错误归因,暴露出诸多逻辑漏洞,更难提供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可行性的解决思路。指出问题,堆砌问题,并不难——检测不出多深的思想来。

缺乏分析的问题罗列在一起,形成“怨妇”风,格局很难开阔,目光容易短浅,思想往往肤浅。不要说符不符合选拔标准,平心而论,“怨妇”气质美感何在?我们自己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别人有什么义务来喜欢这样的风格?想想鲁镇上的民众对祥林嫂的态度,何况是那样的遭遇,尚且经不起“喋喋不休”。

可能有人会想,这是极端情况,谁会一直怨气沸腾,我有一些,可以写吗?

那还是得回到格局上,为谁怨?为什么而怨?是否值得怨?怨多少?其实如果把握好了尺度,值得书写,也就不叫怨了。另,批判和发牢骚是是否有区别?

2023年北京某考生写了一篇文章《我有一双**的翅膀》,我们先来看一看: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笑了,监考老师有点紧张,他没见过一个男生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

我感到有点搞笑,竟然差点猜到了题目。我本来押了一道《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因为那位刚刚退下的北大校长,曾对他的学生们唱起《**的翅膀》,一夜之间成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一位儒雅的校长,带着对学生们的理解和爱,一同唱起自强不息的歌曲,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

而能到他的大学里读书,又将是一件幸福无边的事情。他老人,在学生的心里插上了一双翅膀。

我明白出题老师的一片好心,他们是想说,只要你努力,所有的丑小鸭、灰姑娘和自卑者,都会有一双**的翅膀,去实现你小心灵里满载着的梦想。只是这样励志的题目,给我们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从来都知道,我一直有双**的翅膀。从上小学起,我就知道我会上北京大学,谁让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老师们都非常爱我,我去了好多博物馆,还看了很多儿童剧。我那时候就知道有不少小学生还在农村,我给他们捐过钱,还把我用过的文具送给他们。

因为有一双**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个好中学,而没有“翅膀”学生们,听说有不少当了放羊娃,也有的当了打工仔,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在初中里,我的目标是上四中,那里的高三毕业班,会有一半人考上北大清华,那可能超过了一个省的录取数量,我对此深信不疑。

我和高中同学一块去奥体中心踢球,一块去颐和园春游,一块去国大剧院看戏,我们知道我们肩负的使命,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不堪重负,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就是天生的赢胜者。我们也为外地人的遭遇担忧,为农民工、为小摊贩、为孙志刚、为***的命运叹息,但那样的同情,与我们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同情非洲灾民,并无本质的不同。

看到一位三轮车夫被城管拦截,要夺下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我一瞬间也会有一些羞愧。他的车子被夺走之后,他的儿子或者女儿也许就没法再上学,那也许是一个优秀的高中生,就这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这是因为我有一双**的翅膀而他没有?

所以我永远能比别人飞得更高?

说到现在,您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外地的中学经常出现高考舞弊案,这里几乎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因异地高考被查获,这里从来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创下复读的纪录,这里很少复读;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数惊人,这里的孩子还没考已平添很多分。

这是因为,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有一双**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这难道预示着,我一出生就是比同类更高贵的鸟儿?但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骄傲,相反却时时感到自卑?

有一本书说过,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有些动物”,就是有一双**的翅膀的人?

这一篇高考作文,三位阅卷老师分别给了0分,18分,54分,分差过大给组长改,最后组长给了满分。组长是孔庆东,一个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孔庆东这人很有意思,他本人才华横溢,当年以哈尔滨前10的成绩进入北大中文系,他的性格,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这份作文体现出的作者精神,有相似之处,给这篇文章60分满分,也不算很主观,似乱不散,我想他是看到了考生的温柔与慈悲,且感动于此的。

值得**的是,这篇满分作文为何也有老师给18分甚至0分的遭遇?那些给他低分的老师,是看不上文章的哪一点,或者看到了哪一点呢?

向来文无第一,作文评判本身是一件主观的事(不过,虽然“好”是一件主观的事,但确实有一种好,是公认的——公认的好,在公认什么呢?文采?不,它不是硬通货,端正的三观才是)。

孔庆东老师或许感动于该生“眼中有他人”的心性,或欣赏他敢于指出教育不公的现象,字里行间能见到真实的作者。而给低分的两位老师,或许看到第一句就不适,到第二段,两位老师或许基本确认了分数。这种分数,或者说这种印象是从哪些地方得来确认的呢?

那些“暧昧”的容易引起“误会”(比如孔庆东老师和两位阅卷老师截然不同的判定)的细节,在哪些地方?说到底是不是三观?该生的部分思想是否有“发牢骚”之嫌?

高考作文指导专题讲座

高考专题讲座 高分作文必杀技。能写论述类 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 基础等级。符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 发展等级。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

高考作文指导专题讲座

高考专题讲座 高分作文必杀技。能写论述类 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 基础等级。符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 发展等级。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

高考作文指导专题讲座

高考专题讲座 高分作文必杀技。能写论述类 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 基础等级。符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 发展等级。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