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走向高考作文

发布 2021-02-20 15:57:28 阅读 5938

高考作文走向。

202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会如何,相信是广大考生,还有他们的家长和老师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至于具体的题目是什么,只有等高考语文试卷启封后,才能见出分晓。

试卷启封,方见分晓,并不等于说2023年的高考作文没有规律可循,广大考生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自2023年高考实行统一命题,到2023年,一共23年,23个作文题目。我们从这23个作文题目里,从一年接一年的命题思路里,结合目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实际,是能够分析出命题者的用心和深意,总结出高考作文的趋势和规律的。

高考,不单单是在选拔人才,同时也是在预示、暗示人才培养的要求,人才培养的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挥棒”。

既然是“指挥棒”,就必然有规律、有规则。*****中一些城市的“造反派”认为“绿灯行,红灯停”不符合一片红的精神,要改,必须反过来:“红灯行,绿灯停”!

结果造成交通的极大混乱,事故频仍。原因何在?就在于违反了规律、规则,丢掉了规则的连续性,公众接受不了。

如果高考命题无规律、无规则,随心所欲,大起大落,相信教学秩序一样会大乱,让人无所适从:教师无法教,学生无法学,考生无法考。

那么,高考作文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23年统一命题,23个高考作文题目,有20个为材料作文。第1页。

共3页。从发展的趋势看,2023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高考作文,仍将是以材料作文为主打题目。

2023年起,按教育部的要求,高中学生不再使用沿用了20年的语文教材,改为《高中语文(试验本)》或《高中语文试验课本》。在新编定的课本中,阅读占了相当的份量。但是,在高考语文中,阅读运用什么方法、手段来进行考察?

阅读理解题是一个考察的方法,而材料作文无形中也考察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又考察了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这样,材料作文可谓一石几鸟,事半功倍,考察面广,分辩度大,容易将考生的档次拉开。

材料作文的另一优势,是对考生没有过多的束缚,给考生以足够的思维与写作空间,让考生自由创新、创造,尽量挥洒自己的才情。但又大致框定了写作的范围、内容、方向,增强了考生作文的可比性,给阅卷创造了能够参考、比较的前提,进而保证判卷的公正、公平。

以后的高考作文,在主题上将更为灵活、宽泛,给考生的限制、约束会极少,甚至会没有。

2023年-2023年,材料作文也好,命题作文也好,其文章的主题,早已框定在材料中,题目里。过去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带着某种观点,尤其是政治观点,限制了考生的写作思路,影响了考生的才情发挥。

在2023年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负责人在解释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时说:旧的语文教材有过分强调政治教育的痕迹,实际教学中又往往把语文当成了“纯工具”,这实际上与培养学生语文能第2页。

共3页。力的目标背道而弛。

2023年、202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主题上没有任何的暗示,几乎没有限制,考生思路灵活,想象奇特,展示出了横溢的才华,一大批优秀考生脱颖而出。

对主题没有暗示,没有限制,实际上是更好地实现了对考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文学素质的综合考察。“得意忘形”!没有约束,才能看出他本来的面目;信马由缰,才能看出他自然的方向。

无限制主题,无暗示主题,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2023年的高考就要到了。

广大考生要在十年寒窗、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对作文材料、题目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激活写作思路,开发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充分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忘了你是考生!

牢记你是考生!

2001410夜。

第3页。共3页。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 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高考作文评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 双击去除。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 带领我们走向何方?高。考作文评价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 带领我们走向何方?高考作文评价 高考作文 带领我们走向何方?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洪劬颉我是最早看到江苏卷的作文题的,后来陆续看到全国各省市的题目,颇感无聊,重新温习了...

从高考作文看命题走向

从2019年高考作文看2019年命题走向。一 2019年高考作文的特点。2019年全国各具特色的15道高考作文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一 从命题的形式看,几乎是清一色采用话题作文,唯北京卷以 包容 为题 看是属于命题作文,但从实质看,这样的命题作文也可以纳入话题作文的范畴。从试题的构造看,同是话题作文,...

高考作文审题高考作文审题

高考作文范例。1 阅读材料作文。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根据 鸟的评说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示议论,写一篇不少于的议 换一种眼光。这是一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