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观后感

发布 2020-04-30 12:02:57 阅读 9282

之前就有老师推荐看我们看这部影片《十二怒汉》,但是我一直没。

去看。直到这次老师组织看《十二怒汉》我才认真的把它看了。看完后就有同学感慨说:

“这部电影只有学法律的人才会从始至终看完呐!”的确,整部电影就是在一间房间里上演的十二个男人的同台戏。看似有点无聊,其实不然,认真看下来,仿佛是在看一部侦探片,在开始你并不知道案情,随着电影一步一步的展开,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对整个案件有了较大的认识。

看完电影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确值得一看,这部电影对于我们学法学的人来说有极大的教育意义。这部电影围绕一个纽约青年被指控杀死自己的父亲,法庭有确凿的证据及目击证人,青年人被判死刑已经看似很明显,影片直接进入由十二位陪审员对此案在休息室讨论这位青年是否犯罪的阶段。对这部影片我想简单谈谈以下几点感触。

一、少数与多数人的斗争。

当十二个陪审团聚集在一起休息室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觉得这样的讨论是浪费他们的时间想尽快结束这无聊的讨论后该干嘛干嘛。索性就很快的进行了投票,第一次投票中有十一个人都觉得这位青年有罪,仅仅只有一个人认为青年无罪,他说得最多的词是“不知道”:“你认为他是无辜的?

”“不知道”;“那你想怎样?”“不知道”;“你到底想拖多长时间?”“不知道”。

他承认自己不能肯定案件的真相,他只是有些疑问,只是不想轻易表决,因。

为“事关人命,假如我们都判断错呢?”他知道自己判断力的不足,所以他不轻易判断。十一个人都对这个人很恼火,然后开始嘲笑和批判那个人,说他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在面对众多人的排挤中,这个位八号陪审员并没有畏惧,从始至终都坚持自己最初的观点。

依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一条一条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这个案件存在合理的怀疑。依据自己的演示和推理,先后说服了其余的十一位陪审员,使得这位青年最后并未被判死刑。这是以少胜多的一次斗争。

由此,作为陪审员不能因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不同,就盲目妥协,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作为陪审员就要永不妥协,就要为了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负责。我觉得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应该有这样的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应该是每一份职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二、陪审员的知识与能力。

对于美国的陪审员制度,通过影片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陪审制度不仅能体现民主,使公民能参与到司法运行程序中而且使得法院与陪审员分工合理体现司法公正。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陪审制度还是有一定弊端的,陪审员的选出仅仅是随意的在案发地法院的管辖区内年满十八岁以上的公民中选出,在这些人当中有不同的出身背景、职业和社会地位,对于法律的认识有深有浅,所以对案件的合理、合法的判定存在较大差异,而在早期陪审员制度中12名陪审员须形成统一意见,才能对案件定性。这就表明陪审员的法律知识及能力应该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对案件的审判定性做出合理的判断,在这部电影中八号陪审员对这位青年是比较负责的,他认为不能就这样随随便便就把一个孩子送上死亡之路,他能较深入的分析案件,使得这位青年免于一死,给青年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如果将八号陪审员换成另外一个人或许这位青年已经被判处死刑了,可能这位青年确实没杀害他的父亲。因此,我认为对于陪审员制度中陪审员的选取应该要有一定的门槛,除了十八岁以上在案件管辖区内可选做陪审员外,还应该选取那些具备一些法律知识并且是一些十分关注此案审理的一些人员。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陪审员为了想急着去做自己的事而草草的做出陪审决定的情况。

三、个人感情对案件的影响。

对于案件中三号之前对自己的儿子有一定的偏见,所以在对于同样年纪的青年人被指控杀害自己的父亲这件事深信不疑,他从心底里觉得肯定是青年人杀害了他的父亲。也正因为这种个人情感夹杂着对自己儿子的愤怒使得他一直坚持执着于青年有罪,完全否定那些对青年无罪的合理想法。这就体现出个人的感情和经历会很大程度影响着陪审员们对案件事实的判断。

在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其中一位陪审员说出了自己对此的心声:“我们的责任重大,我们拥有伟大的民主。我们被认可和信任为真正无辜的人洗脱嫌疑。

我们拥有权力。这是我们国家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我想的确如此,毫无疑问,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对于客观的事物有着自己主观的看法,有时候这些主观情感,可以帮助我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但也有些时候,它们会成为阻碍我们正确合理的。

视听判断力绊脚石。在实际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就应当尽可能的避免个人的主观偏见,对当事人客观平等公正的对待。四、疑罪从无原则。

之所以有陪审制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对法官判案的一种补充。法官一人判案很容易受到局限,他主要依据庭上证据和控辩双方这两个途径来确立自己对案件的看法。然而陪审制度中,选取多数人来判断案件就会发现更多法官一时无法发现的东西,就使得对案件更加合理、公平、客观。

陪审员因为个人经历与经验对案件有着各不相同的看法。八号陪审员就是在一开始就对这件案子有了自己合理的猜想,他不知道该青年是否是无罪,他只是觉得这位青年无法确定是有罪的,并且对那些在法庭上提出的证据提出质疑,而在早起陪审制度就有这样的好处,就是只要有一人有不同意见则案件就会有转机,就有可能被判处无罪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法律中疑罪从无的原则。五、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关于那位老人的证词,八号陪审员提出:老人的腿是跛的,而他却说从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之后,他用了15秒的时间走到门口,而且十分肯定的说是15秒,我们想想老人的腿是跛的,到门口是有一段路程的,他用15秒的时间走到门口,而且十分肯定就是15秒,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刻意的计时,他为什么那么肯定的说是15秒呢?并且在八号陪审员模拟跛脚老人走路时,花了四十一秒整。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老人是否真像九号陪审员说的那样老人是因。

为个人原因想要别人听他说话才故意编造的谎言的了。还有就是关于火车经过是否能听到到案发当时青年说话,也被证明在电车经过时,老人不可能听到青年的大喊声。

九号陪审员的细致使得在最后关头说服了四号陪审员。那位声称看见杀人的妇女鼻子两边有凹痕,证明她长期戴眼镜,而晚上一般戴眼镜的人不可能戴着眼镜睡觉,所以她离案发现场很远的床上看到青年杀人的场景的证词是值得怀疑的。

从八号陪审员和九号陪审员的逻辑推理我们可以得知,正常人都有一定的逻辑能力,作为法学专业的我们来说,我们更应当对这样的逻辑思辨能力加以提高,这对案件合理分析与处理是十分有帮助的。这样才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才能把我们的法制建设得更加健全与完善。

看完十二怒汉心中感触良多,电影虽然是久远的黑白电影,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但却通过对人性对道德对理性的深刻剖析而令我们投入到这部经典的电影,使得看似无聊的场景变得如此的精彩。当然,在这部影片中我最佩服是八号陪审员,他的个人魅力在这部影片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学法律的我们,他有着法律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每个陪审员都能像他那样思考案件,我想,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繁荣。总之,这是一部关于法制的经典影片,对各国法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看完之后我希望我国的法制建设、法律体系可以不断进步,真正成为一个受世界各国尊重的法治国家。

十二怒汉观后感

普法二班赵严 201200040137 十二怒汉讲述的是在一个密闭的 被人抛弃的体育馆里,一群来自各个阶层的人以陪审团的身份,来根据法庭的各方面证词,判定一个年轻人guilty or not guilty.他们可谓是掌握着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大部分未经思考的人,想当然的被年轻人的身份,所谓的法庭证词...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 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 一个来自贫民窟的孩子被怀疑 了他的父亲的事情 十二个来自不同行业的男士聚集到地方法院,讨论孩子是否有罪。在这件 案中,有两个重要的证人,一个是住在楼下的老人,一个是近视很差住在对面的女人,他们都声称亲眼看见孩子杀了自己的父亲,所有的证词还有证物都把矛头指向孩子,...

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 观后感。整部影片视角集中展现一个贫民窟的不良青年被控一级 其父亲的陪审团合议过程,十二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陪审员,从最初的10票有罪 1票弃权 1票无罪结论,经过长时间对案件事实讨论和对物证 证人证言的研究,最终得出12票无罪的一致意见。影片不仅生动展现了陪审过程的真实生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