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时内心一下子会变得很柔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和作品共同去经历一些人生大事,这样人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厚实,更加饱满。温暖,肯定是一种让人感动的文学品质。
沈从文和汪曾祺都反复强调这种品质,这是面对苦难的一种方法,毕竟人是需要慰藉的,人在寒冷之中,你告诉他寒冷并没什么用,但如果给予一点温暖,还不至于让他冻死。所以,在我看来,温暖是慈悲的,更是一种智慧。
古今中外,能够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给人以生活的智慧和生命勇气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温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的。文学中的温暖是一种力量,它能够超越时空,直抵心灵;它是一种慰藉,能使冷漠的情感火热起来;它是一种生命,能感染乃至唤醒另一个生命。
1.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学给人以温暖”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散发的高品质的温暖一次次叩击着我们的心扉。
b.优秀的作品能让人的灵魂提升而不是下降,给人希望而不是绝望。
c.巴金从中国人新文学那里得到温暖,他又通过他的作品温暖了别人。
d.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感受,在阅读某部作品时内心一下子会变得很柔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纸媒文学和市场化的青春文学是目前文学的三种主要形式。
b.在商品经济社会,传统文学不如网络文学更容易打动人心和赢得读者。
c.铁凝主张文学应该有能力温暖这个世界,而她的作品也证明了这一点。
d.从作家群体来看,沈从文和汪曾祺都反复强调温暖这种让人感动的文学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整个社会和时代都需要温暖,所以无论是何种文学,都需要给读者以高品质的温暖。
b.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学不能靠离奇的故事情节、传奇式人物和实验探索来赢得读者。
c.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文学作品直接与人的感情和心灵呼应,能给人温暖、温情和柔软。
d.只有具有温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的文学作品,才能给人以生活的智慧和生命勇气。
二、古代诗文(36分)
一)文言文(19分)
4.下列划线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正襟危坐(动词,整理) 喻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感慨系之(附着)
c.茂林修竹(修整) 列坐其次(次序修短随化(变化)
d.女也不爽(舒服) 向之所欣(一向,向来) 阿母大悲摧(催促)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其声呜呜然其孰能讥之乎。
c.渺沧海之一粟仰观宇宙之大。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
6.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何为其然也死生亦大矣。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此余之所得也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古代诗歌(11分)
8.杜甫的《登高》一诗,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请简析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认为是《诗经》中最美的诗句,**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二三其德。(《诗经·氓》)
2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3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节选《故都的秋》)
1)联想一般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类型,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联想类型?(4分)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2)请用四个字来分别概括三段选文的主要意思。(6分)
3)在选文中,作者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作答。(6分)
4)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请简要作答。(6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2. 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嗓音油腻得像奶油蛋糕,眼睛红得像鸡尾酒里浸泡的樱桃。
c.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给秋霜燃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的杜鹃了。
d.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为了**,有人动起了“绿色环保”、“健康电视”的脑筋。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杂,购买时须慎重。
b.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未然。
c. 莫友芝的书法影响极大,他于道咸时出入京师,求字者纷至沓来,几无虚日。
d. 近数十年来,沙滩文化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的学者把它同“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提并论。
1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新蒲新区成立于2023年5月4日,辖新蒲、新舟两镇,国土面积约312平方公里左右,人口12万人。
b. 沙滩文化有丰硕的文化成果,既以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为主体,也有农学、地理学、医学等方面的专著。
c.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新舟中学在收生素质极差的情况下,仍创佳绩,这与很多老师全心投入、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d. 原本气候宜人的贵州,近年也频频出现极端天气,这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事情。
1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全球气候极端,九州大地迥态。
北方骤雨频临,南方烈日暴晒。
东部飓风肆虐,西部干旱蔓延。
年逢辛卯,月至盛夏。
天道无常,地况异样。
abcd.
16. 汉语成语承载着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汉语中的瑰宝。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成语题。(5分)
1)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使之与前面的成语构成对偶。
忧心忡忡精雕细刻流芳百世。
2)请根据下面的说法填上相应的成语。
汉语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语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便于人们学习和记忆。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趣味。比如:
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等等。再如:
1 最宽阔的胸怀最反常的天气。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面对暴风雨,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
五、写作(60分)
2019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二
一 填空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直线的右上方,则的取值范围是 2 一根绳子长为米,绳上有个节点将绳子等分,现从个节点中随机选一个将绳子剪断,则所得的两段绳长均不小于米的概率为。3 已知等差数列1,等比数列3,则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4 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上,其中,则的最小值为。...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开滦二中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命题人 周洪彩。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 选择题 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 卷阅读题 共39分 一 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笑靥尘埃 i 契而不舍残羹冷炙 ...
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指导
题型 我会连我会写我会选也会填我爱动脑筋我会看图写话复习内容 汉语拼音 1 选择正确读音。2 字母表 形式 连线 给大写写小写3 认读字 易混字和多音字的正音生字 1 认读字考查正音,在阅读短文中不标音的都是学过的认读字,短文考试时自己阅读,老。师不再给读短文。2 会写字 看拼音写词语,本册两个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