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教案

发布 2020-12-25 09:33:28 阅读 6289

精品资源欢迎**。

第4单元图形的变化。

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

动手操作,**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精品资源欢迎**。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活动。

三、做一做,竹蜻蜓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精品资源欢迎**。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三、课堂活动。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2、练一练第和3题。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68hm责文育。

六、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6、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精品资源欢迎**。

7、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8、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活动。

三、做一做,竹蜻蜓4、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5、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6、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教案

第4单元图形的变化。玩一玩,做一做。教学目标 1 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3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具准备 课件 圆形 正方形硬纸板 三角形 火柴棍 竹蜻蜓。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量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练习题。第四单元 测量 班别 姓名 一 我会填。1 测量惠州到北京的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可用字母 表示。2 小阳的身高是8分米,再长 分米,他的身高正好是1米。3 淘气家到学校大约是3000 填 米 或 千米 合 千米。厘米中有 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 5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量练习

第四单元 测量 班别 姓名 一 我会填。1 测量惠州到北京的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可用字母 表示。2 小阳的身高是8分米。再长 分米。他的身高正好是1米。3 淘气家到学校大约是3000 填 米 或 千米 合千米。厘米中有 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 5 填上适当的单位。小明身高11 花瓶高约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