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观课反思

发布 2020-12-19 22:59:28 阅读 1563

今天观察胡梦娜老师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的一节课例。我的观察点是课后测试。

《解决问题》的目标有3条:

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有理有据的选择正确的算法。

目标2:通过充分的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含义。

目标3:运用除法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相关问题。

通过课后测试,学习目标1的达成度92%,有1人把乘法写成了除法,对乘法和除法的含义不理解;有2人把“除”字写错,课堂中的板书制作很精美,但是字有点小,学生没有看清除的写法。教师提问太少,每个问题就让一两名学生回答就过去了,没有面向全体,应多关注后进生。

目标2的达成度是88%,看图列式,正确列式是15÷5=3,有4人选成了15÷3=5,学生对图意不理解,对除法的两种意义,“包含”和“平均分”理解不清。在解决问题的“阅读理解”环节,教师应注重解图能力的培养,应面向全体,让学生互相交流想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目标3的达成度是96%,,正确列式是3×6=18,1人写成了18÷3=6,1人没写单位名称,1人写错单位名称。

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分不清。在教学中,学生每一步的列式,都要明确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2024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过程,缺乏从具体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建议增加使用学具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等环节。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观课反思

今天观察胡梦娜老师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的一节课例。我的观察点是课后测试。解决问题 的目标有3条 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有理有据的选择正确的算法。目标2 通过充分的参与 平均分 的实践活动,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含义。目标3 运用除法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相关问题。通过课后测试,学习目标1的达成度92 ...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观课反思

今天观察胡梦娜老师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的一节课例。我的观察点是课后测试。解决问题 的目标有3条 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有理有据的选择正确的算法。目标2 通过充分的参与 平均分 的实践活动,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含义。目标3 运用除法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相关问题。通过课后测试,学习目标1的达成度92 ...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观课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问题 观课反思。今天观察胡梦娜老师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的一节课例。我的观察点是课后测试。解决问题 的目标有3条 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有理有据的选择正确的算法。目标2 通过充分的参与 平均分 的实践活动,理解平均分以及除法的含义。目标3 运用除法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相关问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