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发布 2020-12-18 18:39:28 阅读 2844

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春天来了。一、编写思路。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变化,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现春天的美丽。

教材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彩纸剪贴等,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从各个角度、用各种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表现春天,各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相互间的承接。

二、教学目标:

一)、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三)、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四、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中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

教师)课件、各种春天的**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请学生听:乐曲《春天在**》。提问:听懂了吗?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天空、空气、水、花草树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4、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

5、看:mtv《春天在**》。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6、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7、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二)、引导**。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

4、感受与想象。

5、想: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都是春天景象的代表,是春天的象征。

6、看: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三)、思考与表现。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看书上的色彩组合,或以课件展示色彩,让学生自由选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小组进行分析讨论。

2、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尝试表现: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

4、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如:用哪些主要颜色来表现春天?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四)、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辅导要点:1、色彩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

五)作业展示,互评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

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请小作者谈谈创作思路,再让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六)课后延伸。

1、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里欣赏美丽的春天。

处处有鲜花。

一、编写思路。

本课教学与上节课内容有联系,又有拓展。上节课以画出春天的色彩美为主,本节课则重点表现鲜花的美,不仅表现春花之美,另外季节的花也在表现之列。

花是美的象征。它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鲜花处处有,如家中插花、盆花,田野、山林里的野花,湖中的荷花和农家庭院里的牵牛花、葵花等。

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的花儿,令人赏心悦目;万紫千红的花儿,不仅给我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有人喜欢去野外赏花,有人喜欢去公园观花,有人喜欢把花草移栽盆内,这都是对自然美“爱不释手”的表现。而我们聪慧的画家,把这美好的自然景物捕捉下来,画在日用器皿上,画在纸上……变自然美为艺术美,放在身边,达到朝夕相伴、须臾不离的观赏要求。

孩子们都喜爱花,但他们往往对花不会细心观察,要教他们画好“花”并非易事。为此本课教材展示了艺术家画的鲜花、自然界里的鲜花以及小学生画的鲜花,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便于学生掌握花的构造规律,了解花的形态和色泽万千变化之美,学好“变自然美为艺术美”的本领。教师在平时还应有目的地带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的花的形态。

当然,对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要求过高、过多。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教会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使他们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认识,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二、教学目标:

一)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二)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三)进行爱花护花、美化环境的教育,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三、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难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花的构造、形态和色泽,收集自己喜爱的花的**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花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塑料花、绢花、纸花或盆花,准备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讲评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激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3、“有鲜花的装扮,春天多美呀!有鲜花的装扮,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鲜花不仅春天有,其他季节照样有。

不仅花圃里有,公园里有,大自然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揭题:《处处有鲜花》。

二)欣赏与感悟。

1、**课件,显示画面——优雅的客厅,窗明几净。

继续**课件,显示画面——在前一画面的基础上,在茶几上多了一盆花。

提问:看懂了吗?哪一个画面更温馨?为什么?

小结: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

2、提问:你见到过鲜花吗?在哪儿见到的?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小组**、思考。**课件,展示各个时节、不同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鲜花**。

小结:鲜花给大自然带来了神奇的变化——不同季节的鲜花给大地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裳。

三)、思考与表现。

1、观察鲜花。

教师把一朵花慢慢地作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自由翻动,使它“活”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正、侧、背面的花。

提问:与你记忆中的花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

2、尝试表现。

依据自己的观察画出鲜花。

3、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有中心依托,就容易把花形画得准确,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4、课件**。

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分析其工具、材料与表现方法的不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如水彩表现的花淋漓、透明、艳丽;摄影**中的花真实、鲜艳;彩笔线描的花优雅;“没骨”法表现的花雍容华美等等。

四)、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2、教师提示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要抓住花的特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花卉的外形、色泽和叶子的不同形态。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老师给入选作品的作者颁奖——每人一朵鲜花。

2、鼓励学生课后自己栽种一盆花,观察、记录花的生长过程。

印印画画。一、编写思路。

本课与《倒影》、《印人像》组成了一个单元系列,从拓印、磨印到纸版画,是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本课是学习用树叶拓印,主要使学生了解拓印的一般步骤,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有了树叶拓印的基础,教学《倒影》、《印人像》也就容易了。

本课制作过程比较简单,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生准备也简单,只要找些自己喜欢的树叶和绘制的颜料,就可以拓印了。学生在拓印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印画是美术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让学生在印印画画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印画是在原有的物体外形和特征上进行艺术创造,创作出来的作品容易成形,而且风格迥异,富有童趣。因而,这种绘画形式深受学生喜爱,能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片树叶、一枚硬币、一颗石头……都是印画的材料**,学生在印画时与这些自然物品的亲密接触,会使他们对这个多彩的世界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能真切感受材质之美。学生用自然之物印出美丽的图案,开启自己的智慧,想象添画出更美的东西,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树叶拓印的作品比较粗糙,相对不精细些。但在充分发挥树叶天然纹理的基础上,再巧妙地组合搭配,结合绘画,照样能创造出精美的拓印作品。

树叶拓印的方法是:精选树叶、选择颜色、蘸色拓印。为达到好的拓印效果,关键是涂色要有一定的厚度、均匀,压印用力要均匀,印制的纸张不能过薄,不然效果就差、拓印的作品不清晰。

但有时拓印的效果不精细,反显得粗犷、豪放。

二、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课本目录。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表。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 识别和表现能力。重点 难点。重点 对春天色彩的观察 记忆和多种表现。难点 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

2023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田园风光》

学科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 学具。美术。年级二年级编写者陈珊玲。执教者。陈珊玲。田园风光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3.培养热爱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重点 感受田园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难点 ...

2023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春天在哪里》

学科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 学具。教师准备 歌曲 春天在 课件,表现春天的绘画作品。教学课时2课时学生准备 彩色纸 画纸 水彩笔或蜡笔 胶水 剪刀。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春天在 呀,春天在 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