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二年级(3)教案。
美术教师: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
通过画喜爱的昆虫,使学生了解对称图案,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画对称的图案,理解什么是对称。
2、引导学生在观察昆虫的基础上,画出不同图案的昆虫。
3、将作品做成头饰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理解对称,画出不同图案的昆虫。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
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四、评价建议: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板书设计:我和昆虫。
昆虫特征:触角、翅膀。
课后总结: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1、作业表演。
2、**昆虫生活资料的。
3、说说昆虫的生活环境。
二、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
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
4、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评价建议:
选画面完整或有立体环境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演。
板书设计:我和昆虫。
—绘画练习。
要求:1、以蝴蝶为蓝本。
2、把握和蝴蝶都放入图中。
课后总结:课后反思:
奇妙的爬行。
教学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片、有趣的小故事等可以引发学生想象的资料,作业纸。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
二、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思考:1)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2)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3)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4)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三、接龙游戏:
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四、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五、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六、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七、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完成《奇妙的爬行》作品。
板书设计:奇妙的爬行。
特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集合学生到教室外寻找爬行昆虫,比一比谁找到的爬虫最多,将其装在小瓶子里。要求:注意遵守课堂纪律;认真观察爬虫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爬行的。
二、整队回班。
三、请同学到前面讲解吱吱找到的爬虫长得什么样,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四、板书课题。
五、欣赏书中的学生的作品,分析艺术作品与自然界爬虫的异同。
思考:1、艺术作品与自然爬虫的异同?
2、艺术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3、爬虫在什么地方爬行?你见过什么更有趣的爬行吗?
六、教师给大家讲有关爬虫的故事。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爬虫的故事呢?
六、布置作业:
1、设计一幅爬虫的故事的作品,可以用彩色笔,也可以用纸张等多种材料绘制,最后讲解你的故事。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爬虫爬行的奇妙有趣的情节。
板书设计:奇妙地爬行。
先画动物,再画爬行轨迹。
课后总结:课后反思:
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目标]:
过制作小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体验创造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
现出钟表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地取材根据材料制作不同的小钟表。
[教具准备]:
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 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 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 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 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 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二课时。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板书设计:课后总结:
课后反思: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认识树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
学习表现观察到的树 。
教学难点]:
防止画模式化的树。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具准备]:
多**课件、水彩笔、蜡笔。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
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
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
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
2)画树叶中途评讲。
3)图色中途评讲。
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3、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画树的方法。
2、完成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看图编故事。
1、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上学生作品“以树为主的图画”,或课外儿童画中以树为主带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2、学生看图编故事讲故事。
3、让学生拿出自己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编故事。然后讨论:哪幅画编的故事更生动?怎样使自己的画能编出生动的故事?
二、添画。1、引导讨论:怎样在上次的基础上添加?
1)、添加内容:花草、房屋、汽车、小鸟、蝴蝶、活动的人……
2)、添加方法:可以树为主体添加背景,房屋等可与树重叠。
3)、图色要鲜艳。
三、学生画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讲、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课后总结:
课后反思:10.我们来跳舞。
教学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a.
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b.
应会:学习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中,对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学习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
教学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舞蹈录像带、动态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1.看录像,欣赏美丽的舞姿,感受人物动态的变化。
2.请同学们进行舞蹈表演。
3.揭示课题:我们来跳舞。
三、讲授新课:
1.观察与分析。请一位同学面向大家伸平臂站直。教师板演简化了的骨式人:头是圆的,颈和躯体呈直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画出各种生动的动态。
2.体会人的动态规律。
带领全班同学做健康操。体会:(1)颈、腰的活动可以表现出人体的大动势。(2)肘关节只能前曲,不能后曲。膝关节只能后曲,不能前曲。
3.示范与演示。请一位同学做简单舞蹈动作,教师演示相应骨式动态。
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1民间玩具世界。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 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学难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学过程 1 活动一 教师问 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2 活动二 它们是用什么材...
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单元。1 认识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培养立体造型能力。2 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3 养成团结 协作的集体意识。重点让学生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难点是捏制不同造型的人物动态。泥胶 彩泥或陶泥 雕刻刀 投影器。复...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1认识 了解桥的用途感受桥梁建筑造型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审美素养。2训练学生的观察 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为学习风景积累素材。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观察 记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教学准备 放大范图若干张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启发谈话 桥是道路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