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点三年级上册

发布 2020-11-27 20:50:28 阅读 6967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1、粉笔、水等物质都需要占据空间。

2、空气也需要占据空间。

3、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4、篮球、足球、自行车胎、压缩玩具、喷水壶等都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的特征。

5、空气性质: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6、可以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1升的空气质量大约的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7、空气被加热后上浮,说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8、大气受太阳辐射,受热不均,导致形成冷热空气,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组成。

3、土壤固体部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沙粒、黏粒、粉粒三种颗粒类型。

4、常见的土壤类型是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含沙粒较多叫沙质土,含黏粒较多叫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5、土壤中渗水性最强、透气性最好的是沙质土,但是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最差。(芝麻、花生、西瓜、仙人球等);黏质土的渗水性和透气性最差,但是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最好(荷花、芦苇、水稻);壤土的渗水性和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能力都较好(蚕豆、苹果树)。

6、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7、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8、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9、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

10、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坏、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11、保护土壤方法:修筑梯田、轮作休耕,植树造林,减少使用化肥。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纱巾、面粉、羽毛和食盐都是固体。

3、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和切碎的蜡都是固体,因为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所以它们还是固体。

4、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沙子,沙子是固体。

5、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6、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7、油、牛奶、水、蜂蜜和汽油是液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不是液体属于固体。

8、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

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9、我们可以从液体的颜色、气味、透明度和黏稠度观察和比较不同。

的液体。10、用天平称量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水的质量比油重。

11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12、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用水平仪测量课桌、讲台。

窗台等是否水平。

13、固体在混合后的质量等于混合前所有固体物质质量总和(质量不变);固体混合后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小于混合前所有固体物质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总和(体积变小)

14.我们可以用筛孔大小不同的筛子分离黄豆、绿豆和玉米粉:用磁铁分离木屑中的铁屑,用水溶解或加热方法来分离红糖中的沙子。

145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越快搅拌。

也能加快盐在水中的溶解。另外与盐颗粒大小也有关。

16、在**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时,为保证实验的公平,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

17. 100毫升水中能溶解36克盐,能溶解208克白糖。100毫升水中。

能溶解白糖比盐多。

18、物质能溶于水的量在一定的限度,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19、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加水或者加热可以让它继续溶解。

20、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

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小,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2、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

3、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比如: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

4、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62亿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

2%。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除了生物还有矿物、化学、动力资源,所以海洋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5、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为了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人类想到了各种节约用水的方法:农田滴灌;循环用水;使用节水产品等。

6、家庭中节水措施:刷牙时关水龙头;用大桶收集废水;集中洗衣服,少量手洗等。

7、 水的用途:生活:洗衣服、做饭、拖地、洗车、浇花。

缺水:农田不能灌溉;船不能航行;工厂不能生产。不能洗衣、做饭、洗车等。

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

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了人体的呼吸道。

2、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

3、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4、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5、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6、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到清石灰水变浑浊。

7、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8、运动后,人体的呼吸频率会加快,休息一段时间后呼吸又恢复到安静状态下的频率。

9、男生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此女生少,因为通常男生肺活量较大。

10、成年人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比儿童少,因为成年人肺活量通常比较大,每呼吸一次能够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11、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12、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跑步、游泳、跳绳、骑自行车等体育运动都可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

13、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不吸烟,运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气;经常用淡盐水漱口;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都可以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4、人体的消化器官由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肝脏、胆囊组成。

15、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1)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

2)咽部:吞咽食物;(3)食道:传送食物至胃;

4)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5)肝脏:产生胆汁;(6)胆囊:储存胆汁。(7)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

8)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9)**:将粪便排出体外。

16、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组**体的消化道。

17、消化道是通过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18、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些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19、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

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20、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

21、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

22、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必需的营养素。

23、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24、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它的帮助。

25、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

26、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27、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按压,含有油脂的食物会在白纸上留下油渍。

28、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2 动物具有的共同特点 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会运动 需要食物维持生命 会排泄废物 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会生长发育 会繁殖后代。3 人和动物 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育 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4 人 动物 植物 有生命的物体之间的关系。我...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姓名。第一单元 植物 1.大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 树冠 树干 树根 组成,器官包括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六个部分。2 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3.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 放大镜 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 量筒 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 绳子或尺 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 显微镜 观察远...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单元。一 填空 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有 听 闻 尝 摸 和量等。2.植物的叶一般由 叶片 和 叶柄 组成,叶片上有 叶脉 3.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 木本 植物,它的茎叫 木质茎 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水生植物 和 陆生植物 5.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 生长需要 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