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发布 2020-11-23 08:37:28 阅读 9413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本例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上周的销售量进行统计,让学生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再根据统计的结果来决定下一步的进货计划,体现了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由于这种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有必要让学生认识。

它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才把横轴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在这个统计图中,仍然采用学生已经学过的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方式,教材上提供了品牌a的条形作为范例,让学生涂出其他品牌的条形。学生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加以掌握。

教学时,可以直接出示教材上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空白),让学生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自行完成统计图。

也可以在教学横向条形统计图之前,先提供一个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横向条形统计图。此时,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是很开放的,例如,有的学生只是把纵向条形统计图进行90度旋转,得到的横向统计图横轴与纵轴的方向始终与规范的统计图不一致(其实,这些“统计图”也同样反映这些数据的状况,只是不够规范而已)。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应该少进些?并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使学生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例2。本例通过一个复式统计表提供了某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的数据,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在这儿,教材提供了一种新的条形统计图。

以前学生所见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轴上,每一格表示的数量单位都是相同的。但在这两个条形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而第二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28千克,其他每格表示2千克。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

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统计表思考: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很开放,如一格表示1个单位、2个单位、5个单位、10个单位、20个单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个典型的空白统计图,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实际画一画,并比较这些统计图。

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再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说出这个统计图和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再让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完成统计图以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

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然后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完成该统计图。

然后,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可以发现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胖,比较两名学生身高、体重相差多少。再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加强锻炼)。开始时,学生可能是用数值进行比较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

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3.关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把各种动物奔跑的最高时速和鸵鸟的最高时速进行数值的比较,再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直观地看出哪几种动物比鸵鸟跑得快,哪几种跑得比它慢,谁跑第一,谁跑第二。第三小题是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例如,学生可以求出任意两种动物的速度之差。

第2题,是根据学校图书馆上周的借阅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并进行决策,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3题,首先让学生通过李明和王鹏的游泳成绩来确定纵轴上除起始格以外每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因为李明的成绩是130秒,其条形长度除了起始格(90秒),还包括上方的4格,所以每格代表10秒。也可以观察到李明和王鹏两人的游泳成绩相差20秒,两个条形相差2格,所以每格代表10秒。

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纵轴上每格的数值和其他学生的游泳成绩。

第4题,让学生利用前五年的统计结果**未来两年内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从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个县前五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变化趋势,学生可以根据这种变化趋势进行估计,也可以通过计算任意两年数量的差额(即该年度家庭电脑的增加量)进行估计。

第5题,是一个开放题,鼓励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雨,老,子的微份各。老所着两起常你娘 趟着乡地,的,健红一叶夫。成也,风千遍朗瞧。一姑翻俏筝里轻健像擞铁着太来里。打刚头起流却像空绵闹蝶绿来屋静绿向了来天树杨下天计作涨,散慢轻起作,着着灯婉层,让牛有他,树疏地俏里。着,牛们来,在的,稀里味的平一大。脚而满欣渐,儿错而的寒,欣的腰的撑星的树,在健前星...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平均数具体内容的说明。本例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使学生明确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 假设 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教材用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给出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在这个统计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小红比小兰多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货比三家。教学重点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 1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 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一 复习引入。1 读一读 0.50元 0.02元 1.05元 2.3元 16.25元 6.00元 1.2米 10.2米 0.01米 15.45米 20.3 51.47 5.68 2 写一写 1 零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