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发布 2020-11-20 00:29:28 阅读 866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回顾故事内容。

二、品读童话,感受小女孩的“不幸”

一)寒冷。1、第一自然段,重点品味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2、小结:阅读一句话的时候,抓住重点的词语反复咀嚼,不仅读出了词语背后的信息,还读出了词语内在的感受。

3、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句一个字都没有写小女孩,去掉可以吗?

二)恐惧。1、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看,小女孩就这样向我们走来。

那就细读这段后几句话的描写,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给我们。(学生默读,而后发言。)

2、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没有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齐读)

引读)这一整天,谁也——(学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学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

3、不是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吗?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从女孩的角度来写?(引导学生体会社会环境的冷漠,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寒冷,对小女孩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三)饥饿。学生充分自学第。

三、四自然段,并批注。之后分享。换位朗读第3自然段。)

重点:1、体会女孩此刻的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饥寒交迫。)

2、对比品读“她没注意这些”和“她可忘不了这个”,进一步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3、“可怜的小女孩!”注意这句,这是谁站出来说话了?体会作家的匠心之处。

四)孤独。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

五)痛苦。1、简单梳理五次点燃火柴。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悟出小女孩的痛苦。

3、加标点练习,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4、小结:看来,有的时候,不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这就是创造。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嘴角还挂着微笑。

原来,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三、写下“不幸”

配乐朗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

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

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写下了这段话。请你们也写下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

四、引出“幸福”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五、解读“幸福”

一)温暖(第一次憧憬)

二)满足(第二次憧憬)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六、提升“幸福”

1、出示课件:

死亡的诗意叙事是安徒生童话悲剧美的另一特色。死亡,这个人类最忌讳的字眼,它标志着生命的尽头。因而在与死亡相关的文学描述,一般与悲戚、眼泪、痛苦、悲壮、惨烈等心态有着不解之缘。

安徒生之所以独特,除却他在世界儿童文学历史发展中不可磨灭的贡献乃至他在童话创作中的诸多个人化特色外,还在于他作品独特。

2、总结:故事不再凄惨,而是一种凄美在心头。于是,我们发现,面对现实的世界,我们可以去创造一个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

这正是童话故事的永恒魅力,安徒生的博大也在这里。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沉默,之后发表感言。)

3、课后作业。

以“幸福”为主题,写一篇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