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发布 2020-11-19 20:36:28 阅读 2673

谭秀贞。

读《致未来的教师》中苏霍姆林斯基回答了许多老师、也是我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那就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对此,我这样理解:

学生是发展的人:

1、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请记住: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也就是说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只是作为教师我们还没有找到开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没有弄懂的东西,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懂了、会了、恍然大捂。其实在我们的教书生涯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某个学生,在学校上学时,成绩平平,甚至是我们教师眼中的“差生”,可是,往往这样的学生却能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展示着自己的才能、获取很大的成功。我也有过“顿悟”的经历,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对于一个问题“将一个电冰箱放置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将冰箱门打开、通电,问房间内的温度如何变化?”对于这个问题当时无论老师怎样讲解,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不想弄明白吗?

不是,有时我会为了一个问题而放弃吃饭和睡眠。还是到了高中时物理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了怎么回事。也许是自己的这种体验,因此,在学生遇到与我类似的情形时,我总是充满了耐心和信心帮助学生去积累,我相信,在某一天、某一时刻,他会有我同样的“顿悟”。

作为老师我们有理由、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2、“请记住: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大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时,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尊重。

而一旦这种不能以任何东西相比拟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灭时,你就变得无能为力,即使有影响儿童心灵的最英明的、最精细的手段,它们都会成为死的东西。”学生既然是发展的人,就有着发展规律和过程,学生还不成熟还处在发展中,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

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但只是成为本门学科的教师,首先还是一个教育者。应当熟悉学生的发展规律、发现学生成长的途径、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趋向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等待,要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是独立的人: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学生毫无希望,他的命运就是这样---永远当差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走进学校的,没有一个学生想当差生。

亨利·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现在新的课程理念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视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有对事物的判断和自己独特的理解,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感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更多体现的不是学生的个人意愿,而是家长、学校、社会的意愿、意志。

学生只是被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打磨,变成了同一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成品。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去创造。

关于教育的方法:

在先今的教育态势之下,天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涌现,今天是洋思,明天是杜郎口,今天是讲练工程,明天是目标教学---总之是层出不穷,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无所适从。什么样的方法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我认为凡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特长的方法都是好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譬如说,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

它们都放在那里,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可是,当人的手还没有接触他们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工具又是什么呢?是一堆金属---如此而已。

这其中的每一块金属,只有到了匠师手里,才能变成工具。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波兰教育家亚努什·科耳恰克说:

“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市最宝贵的。”也就是说只有对一般的方法加入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想,才能成为自己的方法。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读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读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仿佛踏上一次心灵的旅行,穿过重重雾霭,我依稀看见了一缕晨光。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导致教师课堂教学的失效。百家讲坛的主讲纪连海说 如果我的历史课有学生睡觉,我不怪他们,而该反思自己讲课怎么这么不生动。这...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沈波。利用暑假假期,我拜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教师的建议 冰心曾说过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虽然现在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师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书中亲切又充满智慧的语句犹如智慧之泉...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随感

近,好多列举的反例自己似乎就曾经也犯过类似的毛病 每一条建议,都似是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那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敬仰的过程,也是令我们感慨万千的过程 现只能采撷点滴片断,分享一下读书心得。一 教师的重要任务要教会儿童学习第四九条建议,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