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

发布 2020-11-19 19:13:28 阅读 7899

《空间的美术史》读后感。

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美术史研究方法。

巫鸿先生此书以十场讲座集结而成,提出美术史研究的“空间转向”,**是否能从“空间”入手,摸索美术史出不同于以往的两大美术史深入研究方法——形式分析与图像教育学分析,因为部分视觉图像材料并不能找到确切的文献材料作为解读其的有效支持证据,所以巫先生希望可以有另一种方**来作为美术史研究的工具。

简而言之,书中提出从运用“空间”的概念入手,作品去**作品的内在视觉逻辑,这其中包括当然也包含作品为形式的分析、图像的释读、**的逻辑,因为艺术家(设计者、工匠)对“作品空间(内在空间与外在空间)”的不同重构理念直接影响了作品最终传递的意图与信息。

讲座共分三场成功进行,第一场主题为“空间与图像”,以“视觉空间”、“图像空间”、“经营位置”三个部分进行推演,视觉空间是对图像的感知再现,图像空间主要是对图像中的空间样貌所暗含象征意义的解读,经营位置从中国美术史材料入手,解释中各个图像元素的位置安排和关系,实际上隐含了视觉叙事的逻辑顺序。第二场——“空间与物”,以中国传统艺术媒材(礼器、屏风、玉璧、镜子、椅)为例,**“空间与物”之间的关系——一件作品不是从灵活性给定的空间中回来填充一些元素进去,而是通过这件作品构建一个空间出来。而后演绎如何建构“空间”的日本式方法来释读这些传统式作品。

第三场——“空间与总体艺术”,由瓦格纳的大体上剧场(总体艺术)概念入手,提出总体空间的三个层次:1.视觉与物质空间,2.

知觉(感官)空间,3.经验空间。以“墓葬”、“敦煌艺术”来展开,最终应当要传递的意思应该是借由此种研究方法展现的“是以一种特定历史空间为一个功能模块结构的、不同艺术形式的综合呈现形式与共生关系。

”这样的一个图景。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中国美术史。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所以应把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时代在变,同样美术史发展进程中审美观念也在变化着。秦汉是中国美术史第一高峰,秦汉时期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大发展时期,政治经...

自然史的读后感

自然史读后感 一 猫,想必大家都听过。它是我们的好伙伴,也是消灭老鼠的好帮手。可是,你可曾想,猫并不能算是人类的宠物。这是为什么?因为猫从不主动探索与人的相处之道。即使它们遇到了它们喜欢的人,也不肯主动接近。因为猫很享受人类摸它们皮毛时的感觉,所以才勉强接近人类。猩猩与人们多么相像,但是他们并不是人...

极限空间读后感

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有帕斯卡 奥莉娃 伽罗瓦 希尔伯特 这些历史上着名数学家的姓名全都会聚于 极限空间 这部以数学难题为主题的影片,故事主角分别是39岁的发明家 26岁的高智商美女和22岁的年轻人以及一位老谋深算的数学家,这4位主角都得到神秘人费马的邀请出席一个 数学难题的聚会,不过他们都要遵守邀请者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