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

发布 2020-11-19 00:17:28 阅读 5676

21 《孟子》二章。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

1.《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大丈夫的理解的故事,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要的观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两方面论证了经受磨炼的好处,最后得出了的中心论点。

二、疑难**。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分别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主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他主张实行。

提出的思想,呼吁重视人民的作用。

2.读重点字。

公孙衍丈夫之冠胶鬲曾益( )

法家拂士百里奚拂乱( )

3.通假释义。

1)往之女家。

同。(2)困于心,衡于虑。

同。3)曾益其所不能。

同。4.一词多义。

行拂乱其所为舜发于畎亩之中。

1)拂2)发。

法家拂士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管夷吾举于士。

3)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5.词类活用。

(1)威武不能屈屈。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苦劳饿。(3)动心忍性动忍。

6.古今异义。

1)丈夫之冠古义今义。

2)所以动心忍性古义今义。

7.感知课文。

1)《富贵不能淫》第1段写景春的论述用表述论点,然后概述现象做论据;后一段孟子的辩驳,根据对方的思想内容与语言特点,先连续用两个反问句,随后也概述生活现象做论据来做论证,紧接着宕开一笔从反面论证,再用排比句从正面做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并在结论中表达出中心论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举的例子,讲了和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不但是在中造就的,而且人的主观因素也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条件,即文中提到的的观点。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的论断,阐明忧患意识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品读达标。

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

2)以顺为正者正。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11.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一、基础提升(44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0分)

畎亩傅说胶鬲拂士( )丈夫之冠(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父命之命。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3)人恒过恒。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居天下之广居 b.苦其心志 c.劳其筋骨 d.人恒过,然后能改。

5.下列对《富贵不能淫》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得上是大丈夫。

c.孟子认为,直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及反思

21 孟子 二章。第1课时富贵不能淫。教学目标 1 把握朗读节奏,理解文义,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2 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论述的道理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 大丈夫说到做到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亚圣 孟子对 大丈夫 的阐释。二 教学新课。目标导...

人教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孟子》二章教案教学设计

21 孟子 二章。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 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过程与方法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 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 道义放在首位,明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1《梦回繁华》

21 梦回繁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语句,梳理各层次的主要内容。2 学习文章运用的说明顺序。3 品味典雅且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4 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教学重点 1 学习文章运用的说明顺序。2 品味典雅且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品味典雅且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授课类型 略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