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发布 2020-11-09 16:18:28 阅读 1127

一、语言运用。(1—3题,8分)

1、请用正楷字写出本单元你印象最深的词语或成语6个。(3分)

2、下面是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照示例,写出所指(写出三个即可)(3分)

收二川,排八卦,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六出:六出祈山。

三顾:东和:北拒:

七擒:收二川:排八卦:

3、你经常看电视吗?电视上的广告词都是经过精心锤炼的。请你把你记得的广告词任写二条。(2分)

如:“天高地阔,草原本色”科尔沁乳业。

二、课内阅读(4—11题,16分)

阅读《空城计》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麝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

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

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

“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4、解释加点词语:(1分)

弃城而走:言讫:

5、所引部分可分为两层,请概括层意。(2分)

第一层(①—

第二层(③—

6、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把他们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的文意,分析诸葛亮三次“笑”的不同的内涵。(3分)

7、面对一座空城,司马懿先是不信,继而大疑,在其次子司马昭指出:“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时,司马懿是怎么回答的?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8、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刻划人物性格,试概括出一处,并体会其作用。(2分)

9、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司马懿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可看出两人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0、假设魏王曹操突下一道急令,带兵的是司马昭,你认为战争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1分)

11、人们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读了选文之后,你认为诸葛亮除了智慧过人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2分)

三、课外阅读(12—22题,共26分)

一)石枕。小映九岁那样,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一天,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

你的腿已经废了。”

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爷爷思忖良久,说:“要**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淤、舒筋活络。

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

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

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去到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两年过去了,小映。

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游的。你到下游去找吧。”

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石头,我没有找到。”

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

为什么?”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

12、这篇**的线索是,**主要是通过描写展开情节,揭示人物性格。(2分)

13、**第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领会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横线上应填一句什么话?(2分)

15、文中概括地写小映寻找条石之困难、艰辛的句子是。(2分)

16、**中既是高潮又是结局的内容是。(1分)

17、从小映的角度看,**给人的启迪是什么?从爷爷的角度看,**给人的启迪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5分)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

“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

“即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

”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

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

“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

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

“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到,现在也不知在**。

”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

“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

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恒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要见的是位大贤呢?

”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

“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有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

”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

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

“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久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

”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回改写)

18、依据本文的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3分)

司马徽再荐名士,。

19、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3分)

刘备:关羽:

张飞:20、请从下列三句名言和本文中各选一句有关修养问题的名言警句(包括作者),填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3分)

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卡片]21、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3分)

22、(两题任选一题)

如果你看过**或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话,那么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如果你还没有机会看过的话,那么,根据课文《空城计》和这篇**,谈谈你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60—加以评价。(3分)

四、作文(23题,50分)

23、经历了寒冬,春天来到会有所感悟;久居江河湖畔,忽见巍峨大山,会有所感悟;回首过去的岁月,展望未来的世界,会有所感悟;作为学生,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张忙碌的学校生活,温馨无比的家庭生活,都有所感悟。请你以《感受》为题,写一篇左右的文章。

答案。一、语言运用(1—3题,8分)

1、(略)2、三顾:三顾茅庐;东和:东和东吴;北拒:北拒曹操;七擒:七擒孟获;收二川:收东川西川;排八卦:排八卦阵。

3、(略)二、课内阅读(4—11题,共16分)

4、走:跑,这里是逃跑讫:完结,终了。

5、第一层(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宜速退)司马懿中计。

第二层(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必不便退也)诸葛亮释计。

6、文段①处中的“笑容可掬”,故作轻松,目的引司马懿中计,这是紧张的笑;

文段③处中的“抚掌而笑”,敌人退兵之后,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是轻松的笑;

文段④处中的“拍手大笑”,胜利之后自豪的笑。

7、略。8、如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或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和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谋。(答对一处就行)

9、弄险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诸葛亮知彼知已,他对司马懿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对司马懿见到空城之后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都事先想到了,故此能险中取胜。

司马懿虽是魏之名将,由于对诸葛亮的了解不够全面,加上他刚愎自用,导致他中计失败。

性格特点:诸葛亮:聪明、机智、知彼知已,镇定自若,料事如神等。

司马懿:多疑自负,刚愎自用。

10、略。11、如:诸葛亮在大兵压境之时,能够处乱不惊。他的这种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风度值得我们学习。

三、课外阅读(12——22题,26分)

12.黑色条石语言。

13、简要交代故事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14、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15、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去到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16、“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

17、略。18、刘玄德三顾草庐。

19、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莽撞或鲁莽、直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21、(1)为二顾未见孔明埋下伏笔。

2)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

3)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

22、略。三、作文(23题,50分)

23、(略)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5分 1 根据要求默写 10分 1 山际见来烟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 滁州西涧 传达了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句子是。3 杜甫在江南逢上李龟年,抒发无穷感慨的诗是。4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写一抹斜阳下孤独行人渐行渐远的诗句是。5 珠缨炫转星宿摇2分 6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晨读练习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初2015级语文小练习 四 姓名成绩。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5分 a 困窘 ji ng 城铺 p 言讫 q 谨慎 j n b 纶巾 gu n 镌刻 ju n 颀长 q 犒赏 k o c 模样 m 脆弱 cu 抽噎 y 迸裂 b ng d 卓越 zhu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语文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满分 120分时间 9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 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爵 ju 士御聘 p n鲜花盛 ch n 开。b.牢骚 s o眺 zh o 望骇人听闻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