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

发布 2020-10-26 08:36:28 阅读 1944

五年级阅读题。

娘。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2)“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

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7)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8)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

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9)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

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

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

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

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10)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

第1页。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11)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12)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13)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从文章整体看全文运用的记叙顺序是(),从第(6)段到第(11)段用的是()。2、文章第(2)段画线的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了娘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3、文章第(6)段画线的句子“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表现了娘什么品质?她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

4、文章第(8)段画线的“那个誓言”指的是?

5、文章三次写我的眼泪(4)段、(11)段、(13)段,请用简练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的泪。②第二次流出的是()的泪。③第三次流出的是()的泪。

6、文章主要写了娘的两件事,这两件事是第一件是(),第二件是()。其中第()件最能表现人物的品质。参***1、顺叙插叙。

2、坚毅、刚强。希望儿子凡事也要坚毅、刚强。

3、有骨气,坚强,节衣缩食送儿子读书。力图摆脱压迫和剥削,摆脱贫困。4、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5、惜别感激思念。

6、儿子考上大学后,送儿子上大学。克服很大困难,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

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槛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的坟头前唠叨:

第2页。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面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

他抬起头来,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

”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

”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进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

”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裤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

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⑥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⑦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看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⑨愕然无语!

1.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1)赫然___2)颤颤___

2.第①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词表明了怎样的心理。

3.文中写“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可是到了家里,却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感情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4.第③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了儿子良苦用心的一句是。5.第④段写“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__的情感。

6.第⑦段在“啊”后面连用“!”和“?”其作用是。

第3页。7.文章结尾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的复杂感情和内心受到的震动。试设想,如果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怎么说?

8.这篇文章运用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9.读完全文,回头看看用“无题”作标题的用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无题”作题,能起到激发兴趣,促使读者急于读下去的作用。

b.文章写的是学生入学时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儿子”、“母亲”、“老师”,涉及的事物有“五十元钱”和“一篮鸡蛋”,用“无题”作题,可更好地概括上述人和事。

c.文章充满人间真情:儿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儿子着想,老师为学生着想,使人读后思绪万千,震撼不已,用“无题”作题才能含蓄而绝妙地表现这丰富感人的内涵,起到“无题胜有题”的作用。

d.以“无题”作标题,意味深长,能引起读者的深思,给人以启迪参***。

1.(1)hè(2)chàn

2.表明“他”因带来的钱不够学费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的心理。3.c

4.“母亲明白了”5.伤心而感动。

6.突出了老师揭开红布后的惊异、疑虑等神态。

7.围绕同情、关心、帮助这一中心仿说。8.语言动作神态9.b

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

五年级阅读题。娘。1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2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3 我记住了,娘 我哽咽着,低下头 4 娘终于...

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姓名等级。一 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 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 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

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A

小学语文专项训练a 掌握主旨为粗,理解段意为细。解题之法 立足原文,用武有地。答案大都在文中。牛刀小试。露珠。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 显现呈现出现 在我的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 两颗 十颗 百颗 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