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0-10-10 15:16:28 阅读 7389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一、全卷书写(4分)

二、积累运用 (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曦月( )攲嵌( )裨益( )俶尔( )

悄怆( )门牖( )麋鹿( )呷浪( )

2.课文内容填空。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 )草木泉石渐( )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 )直者如( )立者如( )卧者如( )

3.文学常识填空。

张岱, (朝代)散文家,著有《 》等。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散文游记上有重要贡献,他著有《永州八记》。

4.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且莫,皆宿 (

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

夫不能以游堕事 (

5.品读下面句子蕴含的感情。

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诗词赏析。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词的下片抒情,“”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7.默写贺知章的《雁门太守行》这首诗。

8.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答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自主阅读 (20分)

(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湖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囐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a.之:春冬之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其: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

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

d.故: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

10.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略无阙处( )不见曦月( )

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二)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①一室之内 ②郊田之外。

b.①脱笼之鹄 ②曝沙之鸟。

c.①如倩女之靧面 ②髻鬟之始掠也。

d.①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山石草木之间者。

14.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①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②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c.③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d.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5.翻译。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研明媚。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6.按要求列举文中内容。

写景之美:

写人之美:

写物之美:

写情之美:

四、拓展延伸(24分)

(三)山的呼唤。

琼瑶。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奇。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

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

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

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于岩石的阴影下。

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憧黑影。

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

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

17.认真阅读第③④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18.文中第⑦至⑨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

白天的玉山:

夜晚的玉山:

19.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20.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21.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四)杜甫草堂记。

金陶。走近你,应该说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你,飘落着千年的文墨之魂。

可当我来到成都的西郊,真正走近你,我的脚步忽然变得沉重起来。这种沉重倒不是千年历史风云的聚合、弥散,而是一种我无法理喻的来自心里的茫然:这就是杜甫草堂?

这就是一代诗圣客居过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满嘴流芳的一些诗句的源头?

我行走在绿色的竹阴里,盛夏里也感受到那蜂拥而至的凉意。风吹竹响,那阵阵清音,就是当年滋养你澎湃诗意的天籁之响?我不敢想像当年贫困潦倒、寄人篱下的你,却能营造出偌大的竹林。

也许这竹林只在你心中有过,在你的诗歌中有过。你那草屋,就该隐在丛林修篁深处,哦,对,还应该有一层漠漠的轻烟笼罩才是。

我到了什么地方?柴门?我记起你笔下那属于你的柴门,那该是极为简单的茅草覆顶的,还略带一些歪斜的柴门呀,可我眼前分明是极堂而皇之端端正正的黑瓦釉木的建筑。

这哪是什么“柴门”,分明是豪华的大宅门呀。穿过柴门,有碧水一泓,石桥一座;有榕树流绿,楠木吐秀。在那浓阴簇拥中,又是一座敞厅式的建筑赫然而立,这是大廨。

大厅**是你的一尊铜像,那铜像造型极为夸张,整个身躯弯得像残月。你低首捋须,深思苦吟,仿佛那些华章就这样一首一首地吟出,也就是你这一苦吟,吟出了半个盛唐。

跨过一座小木桥,但见竹子一丛。摇曳的竹阴中,闪现出茅草的屋顶。这时我猛然意识到,我这才真正走近你。

这是三间低矮的草屋,屋内幽暗,泥墙的缝隙透出了丝丝微光。中间为堂屋,左边是卧室,一张床榻,早已蒙上了厚厚的尘埃。堂屋中靠门之处,置放着一张简易的木桌,木桌说不清它的颜色,只是桌上端放着笔墨纸砚。

鄂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单元练习 第六单元

2008年秋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 六 第六单元 班级姓名学号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 90分钟。命题 冉习呤 一 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2分 1.下列各句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履 f 踏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 m n 枝蔓。以堙于东海堙 y...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测试鄂教版

第六单元同步测试。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 积累与运用 4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飞漱 s 沿溯 sh 荆门 j n b 藻荇 x ng 京尹 y 竹柏 b c 幽邃 shu 一舸 g 荷锄 h d 沆砀 h ng 一芥 ji 燕然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鄂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题。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 班级 姓名填写清楚。一 全卷书写 4分 二 积累 运用 22分 1 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白喙垂髫穷匮 林壑 伛偻箕畚觥筹 始龀 2 文学常识填空。左传 是一部史书,由时期左丘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