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发布 2020-09-28 01:25:28 阅读 3613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简介x|k | b| 1 . c |o |m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和加意义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新-课- 标-第-一 -网。

1.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

1)认识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认识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新课标第一网。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结合“一帮一”结对子,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课时第课时。

课题:小数的意义(一)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1、在认识小数现实模型(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

2、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法。

教学重点:1、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2、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一、 生活中的小数。

课前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同学之间踊跃发言,互相分享一下生活中的小数。

学生观察书上的**,引导学生尝试说说**中反应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尝试回答:

1、 一元钱里面有10角,就相当于把一元钱平均分成十份,一份是一角。一角就是一元的十分之一。

2、 一元钱还可以分成一百份,一份就是一分,一分就是一元的一百分之一。

3、 一元是一元,一角是0.1元,一分是0.01元。

4、 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学习的兴趣。

二、 小数的再认识。

1、 学生看课本题目**,引导学生思考。

2、 小组交流。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

3、 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 巩固练习。

5、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以此类推。

三、 当堂练:

四、 作业:

第3页练一练 1-4题。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一)

1元=()角=()分

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课时第3课时。

课题:小数的意义(二)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2、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36厘米=36/100米=0.3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0厘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二、填一填: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三、试一试:

强调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学生在由米换算到厘米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米换算成分米今儿换算成厘米。

四、作业:第5页练一练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1千克=1000克。

课时第课时。

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以及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2.222,试着说出其中的2表示多少?

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二、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2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三、 认一认。

四、 试一试。

5元=5.00元(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结果不变)

一定要强调是小数的末尾。

5元和5.1元做比较的话,因为小数的末尾是非0,所以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五、作业。第页练一练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三)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

位位位。课时第课时。

课题:练习一。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准备:练习册。

教学过程]p3第3题:

明确小数的意义,正确写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p5第题:小数数位间的进率。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p7第1题:在计数器上表示小数。正确识别小数各个数位的名称。

p8第4题:复习小数的性质。

p8第5题: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

课时第课时。

课题:比大小。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第9-10页。

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课时第 课时。课题 小数的意义 一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材第2 3页。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小数现实模型 元 角 分 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2 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 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主动 法。教学重点 1 体会小...

2019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 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 找等量关系。教学难点 寻找和表达等量关系的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白板出示教科书中连环图。提出问...

2019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 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 找等量关系。教学难点 寻找和表达等量关系的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白板出示教科书中连环图。提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