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9-27 20:33:28 阅读 6135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2.正负数。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会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激趣,寓教于乐。

有人曾研究,当左右脑兴奋达到协调时,脑电波出现同步现象,此时人们会感到心情愉快,头脑清醒,学习效率高。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结合儿童的这种特点,用游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调节他们的精神状态,唤起学习兴趣,使他们左右脑处于兴奋的同步状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这样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本设计通过游戏互动,使学生初步感知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在游戏中为学生创设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走进新知的**环节。

2.借助经验,丰富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为载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环环紧扣,为学生创设积极主动的学***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丰富的实例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尝试、展示、交流中逐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理解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有关正负数的数据。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1.游戏激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说反话”的游戏。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与下面的内容或意义相反的词或句。

课件出示相关词、句,并结合回答出示答案)

1)左(右) 前(后) 高(低)

2)零上10℃(零下10℃)

3)向东走40米(向西走40米)

(4)比赛赢两场(比赛输两场)

5)存款5000元(取款5000元)

2.谈话导入。

1)“存款5000元”和“取款5000元”都能用5000元表示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存款和取款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

2)怎样表示“存款5000元”和“取款5000元”这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正负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说反话”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步感受到把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学生学习新知扫除障碍。

**新知。1.结合温度,回顾对正负数的认识。

1)如何表示零上10℃?

零上10℃表示为10℃或+10℃)

2)0℃表示没有温度吗?(不是,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生活中,除温度外,还有其他事物会用到像“+10”“-10”这样的数据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了解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范围。

课件出示教材86页4幅情境图)

从这几个情境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说一说每个情境中信息的具体意义。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8844.43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的高度;“-155米”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

“+10分”表示答对了得10分,而“-10分”表示答错了非但不得分,还要从总分中去掉10分;16900元、15200元表示赢利16900元、15200元,“-127元”表示不仅没有赢利,而且亏损127元。

(2)了解正负号表示的实际意义。

讨论:结合情境图中的实例,说一说每个数前面的“+”或“-”表示的意义。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归纳: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用一种数(正数)表示增加、升高、收入、赢利等量,习惯用另一种数(负数)表示减少、降低、支出、亏损等量。“+和“-”表示的是意义相反的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正负数 教案三篇。正负数 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2 会用正负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 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2 探索两 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 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方法。学生自主 教师引导法。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 三位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路程 时间与速度 一 说教材。路程 时间与速度 是九义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1 说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 时间 速度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