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第1课杠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围绕着固定点转动 ,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杠杆 。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只要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就可以。
3、杠杆各要素:
三点:支点、阻力作用点、动力作用点。
二力:动力、阻力。
二臂:动力臂、阻力臂。
4、省力杠杆:支点靠近阻力作用点(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优点:省力缺点:费路程、费时间。
生活中的例子:钳子、起子、开瓶器、手推车、切刀、羊角锤。
5、费力杠杆:支点靠近动力作用点(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优点:省路程、省时间缺点:费力。
生活中的例子:理发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扫把、垒球棒。
6、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例子: 用来捣谷的舂,井上汲水的桔槔。
7、阿基米德说过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有,因为杠杆可以省力,只要有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
8、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9、用螺丝刀打开罐盖,罐子凸起的边缘起什么作用?
答:支点的作用。要想打开罐盖,除了螺丝刀一样的撬杆,还要一个支撑螺丝刀转动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螺丝刀成不了杠杆,就不能把罐盖打开。
10、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画图说明)
答:是费力杠杆,因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11、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标出三点、两力和两臂。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天平和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2、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或做缓慢摆动叫做杠杆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答: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玩跷跷板时只要调整人的位置,即力臂的长短,就会达到平衡。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相结合组成滑轮组 。
2、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 ,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费时间 ;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
3、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当轮带动轴时省力 ,当轴带动轮时费力 。
4、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 ,螺丝刀的杆就是轴 ;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 ,小的圆叫轴 。
5边缘带齿的轮子称为齿轮 ,它起动力的传递作用。
6、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 ,但费力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慢 ,但省力 。
7、动力可以由一个齿轮传递到另一个齿轮,它们转动的方向相反 。小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大齿轮运动速度快 。
8、齿轮不仅可以起到动力传递的作用,还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
9、画出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
第4课斜面。
1、斜面的作用是省力 ,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
2、将重物提上斜坡,斜面越长越省力 ,斜面的表面越光滑也可以省力。
3、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越省力 ,夹角越大越费力 ,当与水平面的夹角成 90度最费力。
4、螺丝钉运用了斜面的原理,螺纹越密越省力。螺旋是变形的斜面 ,作用是可以省力 。
5、在比较陡的坡上骑自行车,人们经常是采用“之”字形的路线骑行。请你谈谈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陡坡是斜面的变形,陡坡的高度是不变的,采用“之”字形的路线骑行,使斜面变长,斜面越长越省力。
第5课研究自行车。
1、自行车从 19 世纪初的木头自行车,发展到现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除了代步 、 健身等用途外,也是许多运动项目中的重要工具。自行车之父是英国的斯塔利 。
2、如果自行车后面的小齿轮改为比原来更小的齿轮,而车轮的大小和前齿轮(大齿轮)的大小都不变的情况下,人脚蹬的力会比原来费力 ,自行车的速度会比原来快。
3、自行车,人脚蹬的力是依靠前后两个齿轮和链条传到车轮上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力的传递作用 ,而使自行车前进的作用。
4、变速自行车的部件是大齿轮 、 小齿轮 、 链条 、 脚蹬曲柄 。
5、我们学过的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 、滑轮 、轮轴 、齿轮 、斜面等。
6、自行车综合了杠杆 、滑轮 、轮轴 、齿轮 、斜面 、螺旋等。
7、自行车的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答: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过程:脚踏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
8、为什么自行车脚蹬的齿轮,要大于后轮的齿轮?
答:如果两个齿轮的齿数相同,那么每踏蹬一周,脚蹬的齿轮和后轮的齿轮都各旋转一周。脚蹬的齿**于后轮的齿轮,那么每踏蹬一周,脚蹬的齿轮圈数就大于一周多,速度越快。
这样可以增大齿轮比,从而增大传动比,提高自行车的速度。
9、骑自行车时,动力是怎样被传到后轮的?
答:前齿轮转动,把动力传到链条上,链条带动后齿轮转动,后齿轮转动带动后轮转动。
10、变速自行车的齿轮如何搭配自行车跑得更快?
答:大齿轮和后面最小的齿轮搭配自行车跑得更快。
自行车上哪个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它的作用是什么?填写下表。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指出属于哪一类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第6课珍贵的淡水。
1、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 70 % 以上。
2、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咸水占 97.5% ,淡水占 2.5% 。
在淡水中, 99.7% 的难以利用,可被人类利用的河流 、 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为0.3%。
所以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 。
3、中国水资源情况:南方多,北方少; 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 , 冬春少,年变率大。
4、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 6% ,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人均只有 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 121 位,是全球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5、为什么要珍惜水资源?
答: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咸水占97.5%,淡水占2.
5%;在淡水中,99.7%的难以利用,可被人类利用的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为0.3%;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
6、从水资源分布情况来看,结合本地和自己的情况,你认为应该怎样珍惜、保护水资源?(参***)
答:①、多种树木,保持水土。
、节约生活用水,如:关紧水龙头,洗米的水来浇花等。
、工厂的废水处理后再排放,禁止在河边饲养家禽家畜,预防破坏水资源。
、大力宣传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人人做起。
第7课宝贵的耕地。
1、红砖(黏土实心砖)是靠挖掘耕地的黏土烧结而成的。2008 年禁止使用红砖。
2、目前,我国有 84% 以上建筑墙体材料仍然使用传统的黏土实心砖,年耗 6000亿块红砖。据测算,每生产100万块红砖大约要耗用 1100平方米的耕地。
3、土地资源包括耕地 、 草地 、 林地 、 湿地 、 沙漠 、 建设用地等。
4、 耕地是我们种植粮食的主要地方, 耕地的减少使得世界性食物短缺更加严峻了。
5、我国耕地总面积为 12339万公顷,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 0.095 公顷,还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一半,仅2023年就减少了 253 万公顷,相当于360多万个足球场的面积。
6、人口多 、 人均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靠仅占世界 7% 的耕地养活世界 23% 的人口,可见我国土地资源多么珍贵!
7、为什么禁止使用红砖?
答:红砖以耕地黏土烧结而成,我国有84%以上建筑墙体材料仍然使用传统的黏土实心砖。我国每年耗6000亿块红砖,破坏了大量的耕地。
耕地是我们种植粮食的主要地方,耕地的减少使得世界性食物短缺问题更加严峻。
8、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耕地?
、减少基本建筑等对耕地的占用。
、保护植被,防止土地流失。
、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保水保肥的能力等。
、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各类杀虫剂的使用,防止对耕地资源的破坏。
第8课保护生物资源。
1、中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利用野生稻研究杂交水稻并取得成功,缓解了世界性粮食短缺的矛盾。
2、目前在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 200 万种,自16世纪以来灭绝的鸟类约 150 种,兽类约 100 种,两栖爬行类也近百种 。现在, 5%~20% 的脊椎动物和树木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到2023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仅存 1000 只左右,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29.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一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 了解休渔期设立的意义。2 了解地球上的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 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2.科学 1 通过讨论交流设立休渔期的意义,了解需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2 通过调查,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形式。3.科学态度。1 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2 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费力。3 螺旋是变化了的斜面。螺旋越密越省力,越稀疏越费力。4 斜面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如楼梯 蜿蜒而上的山路 刀 斧 人类门牙 拉链。螺丝 附螺纹的瓶盖 螺旋式汽车千斤顶 上海南浦大桥的引桥。第五课研究自行车...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课杠杆。1 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 杠杆 2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常见的省力杠杆有 钳子 起钉子的起子 开瓶器 切刀 核桃夹 羊角锤 门 手推车。3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