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发布 2020-07-29 22:04:28 阅读 666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变化的量》说课稿。

景虎小学张兴梁。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变化的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大部分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变化的量》是本单元的起始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两个变化的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一种量的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为后面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用**、图像、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关联的变量,并能用式子表示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

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基于以上教育目标,我确立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两种变化的量;

教学难点:根据图表说明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并能用式子表示两种量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教法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与能力基础,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引导发现法;以教法促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应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本节课我将使用多**课件辅助教学。淘课件网。

四、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我准备从四个主要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课题揭示”

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在发生变化。同学们你能举出一些变化的例子来吗?

学生可能会说人的年龄、身高、体重,我国的人均收入、生产总值,**等等,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你们发现两种变化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说:其中一种量在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从而引出这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化的量。

第二环节“引导探索”

多**课件出示课本18页第1题中的**,同学们从这个**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同学们说,小明的年龄在变化,体重也在变化,继续追问,你能说说小明10周岁前他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吗?

学生不难发现小明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板书:小明的年龄增长,体重增加)

多**课件出示课本18页第2题中的插图及体温走势图。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然后回答问题。

1)一天中,骆驼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学生回答:骆驼的体温最高是40度,最低是35度。

(2)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学生回答时,课件显示这一时间段内体温的走势曲线,配合学生理解。

在一天的0-4时体温在下降,在4-16时体温在上升,在16-24时体温又是下降,(3)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体温相等,都是37度。

通过这个图表,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吗?

引导学生体会,在一天里,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时增时减。(板书: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两种相关联的变化的量。

那么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呈规律性变化的量呢?同学们对蟋蟀都很熟悉,经常能听到它们的叫声,人们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也有关系,气温高时,蟋蟀叫的次数多;气温低时,蟋蟀叫的次数就少,并且存在这样的关系:

课件出示课本18页第3题的第一幅插图,蟋蟀1分叫的次数除以7再加3,所得的结果与当时的气温差不多。

接着课件出示18页第3题的第二幅插图:如果用t表示蟋蟀每分钟叫的次数,h表示当时的气温,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近似关系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通过思考,得到t ÷7+3=h(板书:t ÷7+3=h)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给出一个圆面积随半径变化的**,给出半径为时面积的相应值,请同学们观察**,思考。

表中哪些量在变化。

圆的面积是如何随半径的增长而变化的。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变化的量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

最后,我将给学生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两种相关的量,并记它们变化的情况。作业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总结提升。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最后我说一说第五部分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简洁精练,直观性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以上是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对《变化的量》这一内容的说课,附板书设计。

变化的量。小明年龄增长、体重增加。

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t ÷7+3=h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3 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三 说学法。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圆柱的表面积 说课稿。引言 各位领导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来至枸乃甸小心郑景宏,很高兴今天能来这里锻炼一下自己,在此我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评委。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圆柱的表面积 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圆柱和圆锥 中第二节的内容。一 说教材。1 教材的内容 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起跑线 教学设计。指教 冉秋蓉。一 教学目标 1 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2 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体会探索创新的乐趣,养成乐于探索的习惯。二 教学重点难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