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指导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共7个单元,前6个单元是新知教学,第七单元是整理与复习,其中新授知识分属于三个领域。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百分数》。
分数乘法》主要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认识倒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主要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百分数》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简单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2.“图形与几何”领域:教材安排了1个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本单元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体积、容积的意义、单位及进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综合与实践”领域 :本册教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和《互联网的普及》。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通过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切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后,探索3面、2面、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的简单规律;《树叶中的比》通过测量和计算,探索并发现随机现象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互联网的普及》引导学生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本班同学及家庭的互联网普及情况。
二)教材编写特点。
1.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认识现实空间的范围,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空间观念;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探索有关形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提供支持。教材专门安排例题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用二维的平面图形描述三维的立体图形的方法,更加准确地把握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 合理安排计算教学,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并不是学生不会按照法则进行计算,而是法则的得出很不容易。教材改进了除法法则的教学方法,细致安排:先是分数除以整数,再是整数除以分数,然后是分数除以分数,逐步形成包涉性很强的法则,使法则的形成过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的编排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亮点。
小学数学把两个数的比看作这两个数相除,因此在《分数除法》单元教学比的知识,则是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又一个亮点。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发现和认识数学概念与方法,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让学生计算做纸盒、鱼缸、饼干盒商标、影集封套等需要的材料,计算石料、木料的体积,计算储物柜、冷藏车车厢的容积等实际问题;《百分数》单元从生活现象中选取与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逐步展开教学,安排了纳税、利息、折扣等实际问题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系统安排实际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体系中的教学难点之一。本册教材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需要一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分别安排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这两个单元,且分数除法实际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安排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个单元,而且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对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第三,将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与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相结合,且重点引导学生列方程解答。
5.精心设计对比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科书在编排练习时,特别注重安排题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体会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教学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体会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百分数实际问题时,通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总数和一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求另一部分数”的比较,引导学生加深对百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教材编排这样的题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乘、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运算,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能联系分数的意义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正确解答与分数、比、百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比和百分数意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体积和容积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能主动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综合、猜想和验证、归纳和类比等活动,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探索简单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问题解决方面。
1)能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画图描述问题的方法以及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列方程解决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积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感受方程的思想和价值,感悟模型思想。
4)在应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建议。
一)对整册教材的建议。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逐步学会学习。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要通过丰富的操作和体验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它们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既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积累丰富的经验。《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等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调查、统计、交流等活动,体验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体把握知识脉络,明晰解题思路。
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着眼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着眼于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在教学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时,就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教学分数除法时,要将乘、除法进行对比,让学生感悟它们的本质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以及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时,同样要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唤醒学生已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进行有效地迁移,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明晰、更加顺畅。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使用的方法。
它是发展智力的关键所在,更是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在数学学习中自觉运用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本册教材中涉及到的主要有符号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模型思想、统计思想等,教师要在教学中巧妙地加以渗透。
4.重视教材习题的深度挖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本中的习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都是数学中的“精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些习题本身就是很有用的公式和定理,它们是作为课本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续。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
在解题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解法,要养成在解题后再反思解题方法的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摆脱原来的思维模式,发现原来思维过程中的不足,探索出新的解题途径。我们还可以从习题中选择典型之题进行适当的变式拓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吃透课本,理解课本作者的意图,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侧重课本知识的再挖掘,注重知识的延伸、迁移,以开拓知识的新领域。
拿到一道习题,在理解题意后,立即思考问题属于哪一主题、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问题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问题有哪些方法,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这就是解题中的模式识别。运用模式识别可以简洁回答解题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从何处下手和向何方前进。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思考题,《练习与测试》及其他教辅中的拓展题。
处理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善于开发和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比如可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或者选择有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资源等。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遂溪县黄略镇平石小学郑忠明。一 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41名学生,一部分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一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基础较差,综合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二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 数与代数。1 第...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的编制教学计划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教师们应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编制一份适合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出国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以供大家阅读。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请关注出国工作计划栏目!一 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李新民。一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现有学生34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也不算太多,可从四年级我一直到六年级,除了半路从基层教学点上来的学生外,基本上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这个班学生的情况我还是了解得比较充足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