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讲师团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发布 2020-07-01 03:15:28 阅读 8865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课堂评价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立标(四维目标):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的四维目标有深层的理解与考虑以及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适应程。

度,能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目标的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2、目标实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目标落实到位,操作程度明朗化,3、目标检测,能围绕目标组织内容,容量合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课堂效果好。

二)、教学内容。

l、走进教材。

本课程的教科书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

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引到课程内容中,使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化,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2、走出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拓宽教材内容,体现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应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使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科学、合理。有些教学内容能加强学科之间知识渗透。

三)、教学方式。

l、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

2、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师生、生生。

交流平等、积极,及时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具有激励性、启发性。

3、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与质疑,教学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体现。

自主、合作、**式的学习,以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课件、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辅助手段使用得当、有效,操作熟练。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5、学生主动参与,勇于质疑,思维活跃,能够做到倾听、协作、分享。

四)、教学效果。

1、目标的达成度。

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教学环节的安排科学合理。

教学结构合理,环节清楚,过渡自然,教学气氛民主和谐。

3、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难题。

4、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

1)、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的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2)、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

式多样: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适度。

3)、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

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5、道德观点的**与道德情感的提升。

1)、道德观点的认知与**准确,明理思路清晰,启发性强。

2)、注重道德情感的激发与提升,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6、情景的创设与活动实践的引导。

情景的创设和活动实践的参与得当有效,注意启发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例中思考、

辨析、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层面领悟道理,提高道德认识,明确行为指导。

7、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与行为指导。

1)、关注社会,注意体现时代特色。

2)、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道德规范对身边实际问题做。

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一)1、模式名称:自主**式。

2、模式依据: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使。

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作为对学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提高道德认识升华理想,还是情。

感的陶冶、升华,或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学生主体性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据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确立重在发展学生道德主体性观点。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

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追求,让他们主体能动作用充分发。

挥出来,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

3、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及操作过程。

1)点燃情感,揭题引趣。

办法:a、教师引导学生课前自学预习教学内容。b、指导学生定向搜集与课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是身边的,自己亲眼见的、亲自经过的,也可是报纸上的,从电视机其它**里见到、或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的)。

要教学生搜集信息的方法。c、从教材内容,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中,学生初步感知——“生疑”(从实践中来)——质疑,教师巧妙的不失时机的导入新课。

2)延续情感,自主**。

学生自己通过教材内容的“学’“思”“议”悟出道德认识,道德观点的内涵。要使教学过**正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辨析、体验、感悟的过程,这里,教师应首先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抓住激情点,做到:“激情”、“激思”、“激议”“激辨”。

整个教学过程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造成平等、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实现合作**。

3)巩固情感,内化达标。

自我实现“内化”,自我强化观点。而教师起“助化”“助强”的作用。我们知道教材内容只是教学资料库的一小部分,而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实事才是最丰富的。

因此,这一环节要实现学生“内化”,要拓展引创,就要落实好“摆”“议”“辨”“三字”方针,让学生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方面,把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摆出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议一议,辨一辨。教师要做到“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凡是学牛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教师不教。

在这里要强调运作模式。即:求异——求同——求异——求同,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要有正面的,还要有反面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求同”也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总结、归纳,教师不能忙于下结论,越俎代疱。

做到这一点也就实现了把“道德”认知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追求,让他们主动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而让学生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的效应。

4)、升华情感,体验快乐。

最后,教师或引导学生回顾板书,(板书扣住观点),或用一句名言,或用一首扣人心弦的好诗,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使学生跃跃欲试,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去,奏响学习、生活、工作的交响曲。

4、模式的特征:

1)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

事物的发展规律。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王晓英。5月9日,我和5位同事,一同走进了上阿图什乡,我们的目的地是中心小学,进行送教下乡,我们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后,一大早就出发了。乡里的小学到处都透露着清新 淳朴的气息,尤其是五月份,花红柳绿,大自然的景象在这里一览无余。我们6人都被这里的宁静所感染。心情也格外的好。来到了这里中心小心,孩子们和教...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送教下乡观摩课学习心得与体会。冯村镇新庄小学柴江红 2015年10月28 30日,我有幸赴大荔县云棋小学参加了由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我被分到英语这一组。此次活动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四位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讲课风采,也让我聆听了相关专家学者关于高效课堂的专题讲解。下面我...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送教下村 心得体会。2015年5月6日,我参加了我校举办的 送教下村 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看得出我校对下村小活动非常重视。在短短的半天的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教师执着的敬业精神,接触到了可爱好学的学生,根据安排,我来到了五丰村五丰小学。这次我上的是美术课,在这次的活动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心得之一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