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法制教案

发布 2020-05-31 15:11:28 阅读 9719

第1课我是国家小公民。

教学目标的:

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未成年的概念及意义,理解《未成年保**》等法律对未成年的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难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我也是名小公民。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讲解公民概念。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三、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

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

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某些义务。

4.所指概念不同:公民一般表示个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是具体的概念,可以落实到某个人的身上;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则无以指向任何一个人。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四、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权利和自由,2.适龄儿童都要到学校去读书,这既是同学们的权利,也是同学们的义务。

第二课时。主题队会: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活动准备:《小学生行为规范》、故事《让座》、《问路》以及歌舞、诗歌朗诵等。

活动过程:一、队仪式(略)

二、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三、活动具体过程:

1、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甲:同学们,你们是合格的小公民吗?那么你们知道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哪些吗?(请同学回答,进行表杨)

2、讲故事《让座》、《问路》。

乙:同学们,做合格的小公民,就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下面请张爱娟、林澜说一说她们遇到的事吧。

3、文明用语比赛。

甲: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文明用语少不了,让我们进行文明用语大比拚。

a、同学们,问候用语有哪些?(请小队队员回答、计分)

b、感谢用语有哪些?

c、赞美语言有哪些?

d、祝贺的用语有哪些?

e、道歉的用语有哪些?

乙:讲文明事,作文明人,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请欣赏歌表演。

4、甲、乙:走进新世纪,我们是跨世纪的小主人,21世纪将为我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自由做好充分准备的同学,才能施展我们的才华。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跨世纪合格的小公民。

请欣赏快板表演:《新时代的**人》。

5、畅谈理想:树立远大理想,做跨世纪合格的小公民。

6、甲、乙:让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做跨世纪合格的小公民。请听,我们的心声。请听诗朗诵《理想》。

四、辅导员讲话。

五、活动结束。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二)我的国籍是中国。

教学过程:一、了解国籍的含义。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

二、了解法律对国籍的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如果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就具有中国国籍。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是中国国籍,本人出生在外国,也可以具有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三、了解《国际法》的内容。

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980年9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八号公布施行。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都适用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四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七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中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八条申**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九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条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一、外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外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十一条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第十三条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十四条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九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人代为办理申请。

第十五条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第十六条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经批准的,由公安部发给证书。

第十七条本法公布前,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或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继续有效。

第十八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三)我是未成年。

教学目标:了解未成年人的定义和相关保护的法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阅读教材故事。

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哪些社会场所未成年人不能进入?

三、阅读《小小法博士告诉你》

1.18周岁有什么特别之处?

2.了解未成年的定义: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法律上称为未成年人。

未成年保**》

3.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等。

四、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收养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

第2课公民权利与自由。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我国公民的政治、人身、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

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如公民言论自由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教学重难点:

1.《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

2.学生接触宪法知识不多,且有些权利概念不理解。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公民的权利》

教学目标:认识公民的权利,懂得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观察插图,读懂图意。

1.图上画了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三、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

童童的行为错在**?爸爸为什么要批评他?

2.教师小结。

四、阅读《小小法博士告诉你》

1.自由阅读内容。

2.组织交流: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广泛权利?

政治、人身、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补充介绍:1、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权利。广义的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

第一,财产权;第二,继承权;第三,劳动权;第四,休息权;第五,物质帮助权;第六,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5、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各种教育事业。

6、特定人的权利。所谓特定人,这里是指包括妇女、母亲、儿童、老人、离退休人员、烈军属、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内的人员。其权利包括:

第一,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第二,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第三,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7、监督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3.行使权利时,有什么要遵守的?

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宪法》中人权的概念。

4、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二课时。班级辩论会纪律与自由。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懂得纪律和自由的关系,明确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确定辩论赛正、反方的辩题:(正)纪律比自由重要,(反)自由比纪律重要;

2.用抽签的方式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搜集辩论赛资料;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辩论的方式让那些争取自由和遵守纪律的同学一起来谈谈“纪律”和“自由”这两个问题。我宣布“自由与纪律——小小辩论会”现在开始。

二、自由辩论。

a:我方认为纪律比自由更重要。我们中国一代伟人***就曾提出: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充分说明了革命纪律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江总书记也曾把革命概括为五句话,其中第一句话就是:

纪律严明。正是因为有了革命纪律,中**队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部队,一支屡战屡胜的部队。我们学校同样也需要严明的纪律。

如果一个班级纪律涣散,就一定会导致学生上课听不好,作业质量差,学习退步的恶果。我想这是每一位同学,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不愿看到的。黑格尔说得好:

“纪律是自由的一定条件。”所以我方认为“纪律”比“自由”重要。

四年级法制教案

法制校本课教案。四年级。第1课我是国家小公民。教学目标的 使学生懂得公民 国籍 未成年的概念及意义,理解 未成年保 等法律对未成年的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据有关报道,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如 吸烟 逃学 寻衅滋事 群伙殴斗,甚至抢劫 盗窃等一系列行为。二 教育目的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 如 被打劫 ...

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 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 律的习惯。2 认识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危害性。3 学习用科学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主要内容 1 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 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