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 江苏卷 重绘解析

发布 2020-05-20 15:52:28 阅读 3423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江苏卷】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第1~2题。

1. 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b. ②cd. ④

答案:b解析: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

由于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所以,通过目测可知:①昼长为9个多小时,②昼长接近12小时,③昼长接近15小时,④昼长为9个多小时,a错b对c、d错。故选b。

2. 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答案:b解析:答案选项的每一幅图都是地平圈,上面的弧形曲线为太阳视运动轨迹,地平圈的中点就是当地天顶垂直于地平圈上的投影。

雾灵山位于北半球,七月份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c、d。雾灵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位于图中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中点)不可能位于天顶以北,a错b对。故选b。

2024年·江苏卷】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完成第3~4题。

3. 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a. 沉积物变化b. 古气候变化。

c. 古环境变化d. 构造运动变化。

答案:d解析:由**资料可知,n是向斜部位的岩层层面,其形成于该处岩层的水平运动;而m之上为向斜侵蚀面之上的沉积岩,是外力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从n到m,构造运动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就是说,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构造运动变化,因此,d对。另外,从n到m,由向斜转变为沉积岩的形成,并没有反映沉积物的变化,也不能反映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化,因此,a、b、c错。故选d。

4. 该区域( )

a.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 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答案:c解析: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

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b错。界面m的存在就表明,乙形成后其顶部就受到长期侵蚀,而且n所在的岩层层面的出露及侵蚀痕迹,也需要较长时间的侵蚀,因此,c对。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距离向斜中心太近,大不可能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因此,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

故选c。

2024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 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地形b. 水源。

c. 植被d. 坡向。

答案:d解析: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甲地等高线比较密集,坡较陡,经过改造后才可以布局建筑物;而乙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坡缓,可能不经地形改造就能布局建筑物。

因此,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不是地形,a错。甲乙两地距离河流远近大体一致,而两地的其他水源图中没有示意,因此,b错。图中建筑物的用途不太明确,很可能是管理农田用的,这与植被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图中植被状况不明,c错。

坡向应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虽然该图没有示意纬度,不明确南北半球,但如果该地在我国某地,那么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阴坡,采光较差。因此,经过综合考虑,d对。

故选d。

6. 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答案:b解析:改造后的等高线与原等高线相比,主要有三处变化:

①靠近n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②建筑物所在位置海拔变得稀疏;③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如果不考虑建筑物阻挡视线,只考虑地形,则n与m之间无法通视。基于这个分析可知,c、d选项中nm之间理论上都能通视,不符合题意,因此,c、d错。

读图可知,建筑物海拔位于55~57之间,但a选项中,建筑物位置太高,而b选项中位置适中,因此,a错b对。故选b。

2024年·江苏卷】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 该月最可能是( )

a. 3月b. 6月。

c. 8月d. 10月。

答案:a解析:该题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来判断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七月份吹东南风,而一月份吹西北风。

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其分布规律,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出现两个低压中心,而向外围的海洋上为高压,因此此时吹西北风,应当是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三月份。故选a。

8. 此时,澳大利亚( )

a. ①地天高云淡b. ②地干热风大。

c. ③地南风暴雨d. ④地北风酷热。

答案:a解析: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此时为澳大利亚夏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a对。②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多无风天气,b错。③地区近海为低压,因此该地主要刮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响海洋,不可能有暴雨,水气较少,c错。

④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刮北风,为迎岸风,多大风降水,气候比较凉爽,d错。故选a。

2024年·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 与2024年相比,2024年该城市( )

a. 人口总数减少b. 老龄化加剧。

c. 平均年龄减小d. 劳动力增多。

答案:d 解析: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a错。

人口老龄化的指标是60岁及以上人口大于10%或 65岁及以上人口大于7%,2024年相对于2024年虽有所上升,但是60岁及以上人口明显没有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明显没有达到7%,也就是说并没有发生人口老龄化现象,因此,b错。2024年,人口占比在5%以上的峰值集中在16-40岁之间,而2024年,人口占比在5%以上的峰值集中在21-50岁之间,年龄段明显后推;另外,与2024年相比,2024年,该城市低于26岁的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2024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错。

读图可知,16-25岁年龄段人口从2024年2024年下降的比例和26-60岁年龄段人口上升的比例大体一致。如果说与2024年相比,2024年该城市人口数量减少,那么就会造成2024年劳动力数量减少,该市就会产生老龄化现象;但该市没有老龄化现象,这就说明,该市的外来人口造成劳动力增多,人口总数上升。因此,d选项合理,故选d。

10. 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增长b. 医疗水平。

c. 机械增长d. 生育观念。

答案:c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6-60岁之间,其中16-25岁年龄段从2024年到2024年人口数量占比下降,但26-60岁年龄段从2024年到2024年人口数量占比上升。

16-25岁年龄段人口在2024年前后对应的出生年份在2024年前后,这时候正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一夫一妻只生育一胎”的时期,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以前大幅下降,再加上高中生上大学外出等,可以造成16-25岁年龄段从2024年到2024年人口数量占比下降的情况。26-60岁年龄段人口占比增加,主要是因为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大量迁入,而这部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的主要部分。医疗水平和生育观念对人口年龄结构有影响,但产生的效应,并没有图中所示的那样明显。

因此,综合考虑,c最符合题意,故选c。

2024年·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 2024年到2024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 10-15千米b. 15-20千米。

c. 20-25千米d. 25-30千米。

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为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处,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12.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b. ①cd. ③

答案:c解析: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①错,a、b可排除。

c、d中④是共同选项,④对。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使得城市地面由于不透水而比热下降,造成白天地表气温升高,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破坏了许多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对③错。故选c。

补充说明:不透水面的增加使得城市降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④对。

2024年·江苏卷】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第13~14题。

13.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 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 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 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 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答案:c解析:10:00以后,地面温度逐渐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c对,而其他选项明显错误。故选c。

2024年高考地理 江苏卷 重绘解析

一 选择题 共6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年 江苏卷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1 2题。1....

202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 江苏卷 第一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 选择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目要求的。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图1是科考题船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202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 江苏卷 一 选择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营。西安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举行 乘火车 进拉萨 夏令营活动。据此回答1 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