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作文讲评

发布 2020-05-20 15:24:28 阅读 3660

前言。2023年我省高考作文仍为新材料作文(命意作文),材料为一则非常通俗好懂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温馨的励志故事,命题体现了开放性与限定性、多元性和确定性互为依存的特点。命题者的意图,是要强调审题、立意(自选角度)的能力,因为这是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考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考生固然可以对材料进行多元解读,但材料作者的那一元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萨特说过: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从材料性质来看,“大树的旅行”与我省往年高考作文“跑的体验(2005)”“诗意地生活(2007)”“心在**,风景就在**(2014)”近似,皆不脱“人生”这一母题,这启示我们,“梦想”“追求”“守望”“坚持”“成功”等命意的文章,我们平时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和写作体验。

据阅卷组专家分析,今年作文省人平为42.97分,略高于去年;写议**的比较多;优秀作文比往年的更优秀,专家印发的10篇优秀作文中,有几篇是满分作文(《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等)。专家强调:

满分作文并不是十全十美,毫无瑕疵。中学作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公民的基本写作素养;中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就是好文章。专家极其反感满篇“掉书袋”,“古人开会”,堆砌华丽词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这里选印一些优秀作文、标杆作文(有判分评语的)供同学学习借鉴,内部资料请谨慎使用切勿外传。(侯小斌)

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优秀(满分)作文、标杆作文。

这天一直在下雨,春树给卧病在床的父亲喂了饭后,就拿了个板凳坐在门口,向门外望去,看着朦胧的远处发着呆。

春树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这个潦倒的家而离家,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树和父亲住在这破旧的屋子里。春树小时候被开水烫伤过脸,脸上留下了难看的疤,虽然村民们都很纯朴,没有排挤他,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块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却读完高中后就回家干活,照顾父亲——家里没有足够的钱,父亲身体越来越差。

春树很喜欢看课外书,从课外书里,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楼大厦,有摩天轮,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么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亲,他的脸,都让他无法在外面的世界讨生活。

雨渐渐停了,他站了起来,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郁闷,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个果农在采摘水果。那果农见着他,就咧开嘴笑了:

“哎呀呀,来得正好。来,揣几个橘子给你爸爸吃。这橘子啊,可好销了,它是要运到全国各地的呀,贵着呢!

”春树看着一棵棵橘子树,它们的形状并不好看,扎根在这大山的泥土里,却结出这么甜美的果实,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几天前寄来的信。有几张城市风景的**,背后有几行字:弟弟,大城市虽美,但繁华背后也有着无尽落寞。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在家乡有所作为的!

若干年后,还是这个山村,那里虽不富裕,但村民都很淳朴。你只要走进那里惟一的小学,就会看到一群小学生坐在老师周围,满脸笑容地听他讲课。老师瘦瘦的,脸上有疤,但他的声音是那么自信,那么洪亮动听。

他在这里教了好多年书了,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大哥哥”,他教的小学生,有的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有的毕业后,留在了这所小学。这么多年,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有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在偏僻的山村里办小学。他平静地说:“只想让更多人能接受教育。

”记者想采访他早年经历,他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总想着去外面,但又去不成,后来一想,自己出不去,可以帮助别人出去嘛,就在这里办了学校,虽然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

评语】文章讲述了身处困境、身有缺陷的春树,带着不能去大城市的遗憾,扎根农村,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终于“桃李满大下”的故事。作者对材料的理解准确、深入,而且能够跳出来,通过生动、形象的讲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暗合主旨,贴切而自然,且感情真挚。内容项在一等上档,记20分。

文章起伏有致,叙述沉着、宁静,结构严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匠心可见。行文超越了一般学生作文的生硬、平直,掌握了一定的叙事技巧,语言流畅。表达项在一等上档,记20分。

发展等级方面,在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和构思新巧上突出,记20分。

综合计分:内容20+表达20+发展等级20=60分。

换一种方式远行优秀(满分)作文、标杆作文。

身未动,心已远。

去远方吧!这仿佛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你的心弦;又似是一句来自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渴望远方的目光。可红尘的纷繁便同十丈软丝,轻易缚住你的身,阻隔着远方的梦。

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让我们远行。

困住一个人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痛。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力克、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无,他们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痛苦。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

就这样,力克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史铁生也在文学上找到精神升华之路。记得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书,刘易斯回赠他一双跑鞋。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

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也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

“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

如果缺陷即意味着不完美,那哪一个人不是被缺陷束缚?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正如那棵飞不动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能让“我”到达远方。

铜墙铁壁,无法囚着一颗渴望远行的心。前苏联飞行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囚于监狱,可他在狱中仍孜孜不倦地设计。终于,他的飞机翱翔于天地,护祖国一方净土。

逝世不久的前南非**曼德拉身在狱中,即使这般田地,他也未放弃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甚至对着看守他的狱卒还进行反种族歧视的演讲。二十七年岁月,在他出狱那天,黑人也迎来光明。

远行,无拘形式,只因心向远方。

我身处之地,青灯重叠,绿水环绕,仿佛与世外喧嚣隔离,俨然一派世外桃源。可这也无疑是一个禁锢。远方的繁荣、绚烂,像是一个耀眼的梦。

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听,考场上纸笔相磨的沙沙声。你看,每个人眼中镇静又严谨的目光。

是啊,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让我们走出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远方。

如果繁杂迷了你的眼,冗长囚禁你的身,你换一种方式运行,只因心灵己飘然而去。

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庭台。

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

评语】本文紧扣材料中的“梦想”与“困境”,提出中心观点:心在远方,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仍可以换一种方式——让我们的心、让我们的思想去远行。符合题意,内容充实,计20分;作者运用论据,叙例简洁,能紧扣观点,行文自然,语言流畅,表达计20分;文章分析深刻,材料丰富,且有文采,发展等级计20分。

得分:内容20+表达20+发展等级20=60分。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优秀作文。

总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叶茂的大树想去远方,又或有热情洋溢的人想让人生熠熠发亮。

唯独忘却自我力量。

大树从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达另一个境地;所谓青春年少也只不过依靠着周身的真实支撑。

我们总寻求寄托,摒弃实践;总沉迷念想,忽视作为;总着眼外界,无睹内在。

理想的寻求与达成,终究回归于自我饱含深情的起点,对自我的思索与发掘,对自我的革新与创造。

无数人败给了外力。

对己身不满,然后是无声的控诉与无可奈何的归于平静;对社会持异,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终又被悄无声息地否决,再又回到对暴烈摧残生命的默许,对性别不公之象的熟视无睹,或对《熔炉》、《素媛》事件持续发酵的司空见惯。

大多时日,大多数人,坚信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执着于自身对理想的无能无力。

然,正如大树冲破阻隔,凭己之力去往远方,芸芸众生间,亦有不懈于梦,无愧于心的人们,夺得了潜在的力势与优长,达到了心之所向。

听伊迪丝唱《玫瑰人生》,146厘米的个子,带她穿过了废旧的巴黎老巷,逃过了父亲的谩骂,避开了曼哈顿的繁华,皆因在**中觅得了梦想的真谛。

读柴静《看见》,她说,我们浑然难分,就像水溶于水中。纷繁的乱象与缺失关照的弱势群体,她将自己作为发力的**与希冀的个体,将镜头深入山间树林,深入被黑暗笼罩的生命,终于寻获心之所想。

看约翰·纳什《美丽心灵》,数学家与精神**,不可思议的激烈碰撞。但他未曾屈从于现实,三十年,三十年对数学的热爱与往复的搏斗,他以自我无可匹敌的顽强与坚忍,战胜了所有喧嚣。

漫漫岁月,从个人到群体,从滔滔黄河之水到遥远深蓝的爱琴海之岸,浮于表层成为现象武装,当点到即止化为惯常思维,自我改变与自我追寻便显得稀缺,弥足珍贵。

去追,如霍金以病残之躯写成《时间简史》,靠《万物理论》;去发扬优长,如简·奥斯汀以细腻温和笔触力被封建屏障。

如大树,不仅是自我念想的实现,它的种子已在各个角落生根复蓬勃生长;如平凡又伟大的个人,柴静,纳什为梦想所贡献的,亦生长**类社会的宝藏。

正如法国诗人兰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写,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有如泡沫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禁束。

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

智者若树优秀作文。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长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夏蝉的智慧在于蛰伏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炼,于是有了脱胎换骨,涅巢重生……而树的智慧,却远不止如此。

智者,若“树”。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树的智慧在于志存高远。正如高晓松所说:

人生不应当只有苟且与当下,还应有诗和远方。只有心存着“远方”,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至于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有了目标与方向,我们才能更好地到达终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下了这样志向的***未曾彷徨,引领着中国走向富强。“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坚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领域一往无前……智慧的大树向着远方,于是它有了目标和动力。智者若树,志存高远。

202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南卷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倾慕 q ng 俊彦y n 渲染 xi n 嘉言懿行y b.轩昂 xu n 萦绕y ng 酽茶y n 怦然心动p ng c.黏膜ni n 囊括n ng 笃信d桑榆...

2023年高考语文 湖南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南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 语言文字运用。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 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坚忍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

202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南卷 语文答案解析。一 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 d 解析 深孚众望 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孚,意为使人信服 信任 相信。深负众望 辜负了大家的期望。由语境可知,应选 深孚众望 由此排除b c两项。恪 的正确读音为k 排除a项。2.答案 c 解析 a.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