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 2020-05-18 20:33:28 阅读 8251

一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2分)

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b)(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

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a.③①b.③②c.②①d.②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有共同的逻辑。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

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

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

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算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

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这两种情况不是有点矛盾?其实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正是人在处理情感时的精致细微处,朋友是一时的,父母是永久的。因此在小利小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牺牲父母家人;在长远的考虑上,当然还是要呵护父母家人的权益。

由此可見,对于情感的运用,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

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值得仔细琢磨,追根究底,这些情感都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晶。

11在粗浅的层面上,生物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生物体自然发出讯号。胃里塞满食物之后,会有“饱”的感党;身上有衣物之后,会有“暖”的反应。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生物体面对或经历情境时的一种生理反应。

在河里捕着了鱼,会觉得欣喜;到嘴的肥肉丢了,会觉得愤怒…如此等等,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应。

12.更重要的是,这些生理上的反应,除了宣泄之外,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赛局,这一回合所发生的事,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喜怒哀乐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譬如,学习达成目标,得到嘉勉,有了“喜悦”的情绪;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会透发后续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多的类似情感。再如讨价还价,相持许久不能成功,再耗费心智也是徒增烦恼,一气之下转身而去;这时,情感等于是一种叫停规则,指示生物体放弃眼前的道路,转换到另一条轨道上。

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祉。

13.原始社会里的仪式举措,有其背后的逻辑;同样,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藏其下的逻辑。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有删改)

3.第②段中的“境况”在文中具体是指(1)情感控制理智(2)理智被情感控制(3)理智是情感之奴的状况。(相关项齐备且关系正确)。(2分)

1分(1)理智被奴役(2)被情感控制(3)情感驾驭人关系正确但关系项不全或不准确。

0分(1)理智驾驭情感(2) 控制(3) 未作答关系错误或无从判断。

4.下列选项中推理的过程与第5段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b )(3分)

a.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是选手,所以,他会进入赛场。

b.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没有进入赛场,所以,他不是选手。

c.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没缺席,所以,他没生病。

d.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缺席了,所以,他生病了。

5.能依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是(b )(3分)

a.情感的运用与原始部落的仪式举措有相同的行为逻辑。

b.人类的理智能够对人类自身的某些生理反应加以节制。

c.朋友和家人有冲突时,在家人面前替朋友说话成本高,效益低。

d.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的社会化导致现代家庭关系的疏离。

6.用本文的“成本效益”观念,对第12段的“学习达成目标”这一事例加以分析。(4分)

在“学习达成目标”这一事例中,学习中的付出是成本;获得的喜悦情绪是效益;已获得的效益,会诱发新的成本的投入,从而带来新的效益;学习达成目标带来的喜悦,会诱发新的学习,从而带来新的喜悦。

评分说明:①准确识别成本要素;②准确识别效益要素;③正确分析成本、效益的关系;④正确得出对未来的影响。1点1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本文先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然后给出“情感运用受成本效益考量的支配”的观点,再通过解释更多复杂现象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最后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

按下面四点给分:

1. 1. 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观点进行反驳/疑问/否定/质疑 1分。

2. 2. 然后给出“情感受成本效益考量支配”的观点或“理智驾驭情感”或“人不是情感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 1分。

3. 3. 再通过解释复杂现象或(举例、对比),进一步论证观点的合理性。

2与3顺序可以调换)

1. 4. 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观点提供支持(深化、支撑)。

答题情况:行文思路不等于论证思路,所以只是概括内容答行文思路的不给分。大部分同学能够得到2与3点的二分,第1点还是有部分同学能够回答出,第4点很少有同学回答出来,都理解为引用或者反例,或者认为是提出观点,或者每一段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缺少整合的思想。

或者理解为论证方法,贴标签,层层递进,总结全文等均不给分)

3分)文章首先提出“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可以支配理智”一需驳论的观点,其后用各种事背后逻辑,引出下文对情感主导的议论及“成本效益”的理念提出真正的观点,理智节制情感,再深入论述理智与情感另一种关系互补合作,最后总结全文,万物背后皆有逻辑。

4分)本文是提出哲学家认为人是情感的动物受情感支配观点,然后通过举例来反驳,证明人非情感动物,再通过人对朋友及家人不同情感表达方式,引出成本效益的观点,提出理智节制情感观点,再从生理方面进一步论证此观点,最后升华文章观点,人的情感受理智节制。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一11题(15分)

错位之思。凸凹。

1)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

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

2)她自己都笑,自嘲说:“这是人手吗?”

3)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

4)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

5)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

6)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包装盒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

7)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过好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动就满心欢喜,不动反而不自在。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 阅读80分。1 17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地图与理论模型。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 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是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 阅读80分。1 17分 阅读下文,完成 1 6 题。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象 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如果对中国传统的 卷轴 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把卷轴和...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 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 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是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