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 2020-05-18 20:29:28 阅读 1160

一、阅读80分。

1.(17分)阅读下文,完成题。

地图与理论模型。

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是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

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地图也是一种模型,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是什么?

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

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

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这套约定十分浅显,并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地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约定。

⑩理论模型也离不开约定,只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没有几个人知道用来解释宇宙大**这一理论模型的约定。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绘制”和“阅读”理论模型。

通过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我们还发现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有趣的问题:存在完美的地图吗?答案依赖于什么是“完美的地图”。

如果“完美的地图”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所有特征进行完整、精确表征的地图,那么,这样的地图几乎不可能存在。

表征所有的特征意味着不仅要表示出所有的街道、建筑的地点,而且还要表示出建筑的高度、新旧的程度,甚至还要表示出全部的植物、被丢弃的自行车等等。所以,地图不那么完美的一个方面,在于它的不完整性:地图只是有选择地表示某些特征,如建筑的空间位置,而忽略其他特征,如建筑的高度、新旧程度等。

另外,地图表示出来的特征有多精确?例如,上海地图能精确表示出东方明珠塔的虹桥机场之间的距离吗?它精确到千米、米、厘米了吗?

显然,没有一张地图能做到完全的精确。

地图的上述特点,理论模型也同样具有。不妨说,理论模型就是科学家为我们理解世界而绘制的“地图”。

1)如果要替换第⑥段中的“毕竟”一词,根据上下文,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b.况且 c.因此 d.也许。

2)作者在文中设计的练习为什么只是一个把戏?请联系第⑨段加以分析。

3)全文以地图作类比的作用是 。

4)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用汽车模型的例子是为了通过类比引出宴会模型。

b.第⑥段画线部分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把街道放入口袋绝无可能。

c.第(12)段写到了“植物”“自行车”,不属于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

d.举东方明珠塔和虹桥机场为例是因为它们间的距离不易精确测量。

5)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

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2.(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雪天。张抗抗。

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懵,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

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没有伞,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渐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出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在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码,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泻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

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打量着我。她用一只手在那面团上拍了拍,问:

“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再如何拐弯之类。

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

她也愣了一下,后来就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只听见在脚下咔咔响,前方忽闪忽闪地雪片里一个模糊的背影,若隐若现地导引着我。

⑩“这大雪天儿出门,肯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咕。我含糊地应了一声,“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

看把你累得急得!是亲戚?朋友?

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了下,亲戚?朋友?病人?

……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只不过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她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上,大娘一把将我拽往,“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不碍事,不碍事。”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水珠。“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就哽咽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双肩,遮盖我的眼帘;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掀起我的衣襟,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

那个风雪之夜,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

1)对第④⑤段描写大雪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我”寻人过程的艰难。

b.衬托出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

c.渲染了“我”强烈的怨恨之情。

d.为突显作品的主旨做了必要铺垫。

2)赏析第⑧段中关于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3)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第(14)段画线句。

4)分析“我”在寻人过程中的两次心理转变及各自原因。

5)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限45字以内)。

3.(6分)默写。

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2)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总为浮云能蔽日,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雾失楼台, ,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5) ,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6)德不孤, 。论语里仁》)

7)风乍起, 。冯延巳《谒金门》)

8) ,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

4.(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万叠,汹汹欲崩空。

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③,高处独从容。

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雨霖铃 d八声甘州。

2)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3)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以赏析。

5.(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 阅读80分。1 17分 阅读下文,完成 1 6 题。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象 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如果对中国传统的 卷轴 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把卷轴和...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 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 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是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0分。1 按要求填空。5分 1 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卫灵公 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声声慢 3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2 按要求选择。5分 1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