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发布 2020-05-17 19:09:28 阅读 5937

2024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问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做题。(4分)

我已经到了忘九之年,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的事,那是fǔ( 拾皆是。要选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是tuò( 手可得,因为它遍刻也没有离开我的心。

根据拼音写汉字:fǔ( 拾皆是 tuò( 手可得。

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把改成把改成。

2.下列使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b )(2分)

a.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地爬下,再抱着橘子走。

b.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c.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

d.--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5月21日清晨,浙江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b、⑤④c、⑤④d、④⑤

5.找出对联中的典故及相关人物。(2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相传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书斋联、书案纸励志联,你能告诉大家这副对联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吗?

1)上联典故(成语历史人物。

2)下联典故(成语历史人物。

6.默写(8分)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2)官船来往乱如麻。

3)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5)《十五从军征》中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6)四面楚歌终破楚。

7.综合性学习(8分)

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用简洁的文字概述**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分)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分)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2分)

一句祝福母亲的话:

一个好听的名字。

8.模仿是一种学习,巧妙的模仿还是一种提高和创造,你能对下列句子进行模仿吗?

例句:对我的爱,母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对母亲的爱,我则是一条喧嚣浮躁的小溪,我永远只能是它的支流。(2分)

仿句:对我的爱,母亲是 ;对母亲的爱,我则是。

二.阅读理解与诗歌鉴赏(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加点的字(3分)

见往事耳见蒙乃始就学乃: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卿言多务,孰若孤?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1.孙权从哪三方面劝吕蒙读书?(用原文回答)(3分)

12. 鲁肃拜蒙母与吕蒙结友而别有何用意?(3分)

二)诗歌鉴赏(8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3.“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2分)

14.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b.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15.赏析“生子当如孙仲谋”。(4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背影(节选)(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们□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试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6.本段选自《背影》,作者本文是一篇填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3分)

17.为文中空格处选择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探穿爬抓提倾 b.摸穿爬攀缩歪。

c. 探穿爬攀缩倾 d.探越爬攀提倾。

18.“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作者流泪的原因是什么?(2分)

19.父亲“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如何理解父亲心里真的很轻松吗似的?(3分)

二.乡愁诗人与运河(9分)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能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绕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

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地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老人是余光中。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

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8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2013 2014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 单选题 注释 1 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2 下列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4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5 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

8年级下期中试卷

初二年级数学期中模拟考试题 b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 填空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 函数的定义域是。2 直线与直线平行,则。3 函数中,随增大而。4 函数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b 5 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6 请你写出一个图像经过第。二 三 四象限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7 ...

8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

宁远县2015年下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八年级物理。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一 选择题 共36分 本大题共12个小题,都是单选题。请将各小题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0.5cm 10.5cm 10mm 105mm b.10.5cm 10.5cm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