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答案

发布 2020-05-17 08:29:28 阅读 2033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a

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2.【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3.【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解析】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意思对即可。

考点】“听”的能力。

4.【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这是一道**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5.【答案】b

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6.【答案】d

解析】①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

7.【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

8.【答案】(1)(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2)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贤能啊!

3)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解析】(1)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2)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3)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三、古诗词鉴赏。

9.【答案】(1)“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2)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3)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构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以景结词,委婉含蓄,韵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解析】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完全解读得细细品味其中每个字。同时得注意其中的中学课本常遇见的“天涯”(“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碧云”(“碧云天,黄叶地”)等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诗句、词句。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答案】(1)积善成德。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万里悲秋常作客。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不敢言而敢怒。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11.【答案】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

解析】主要抓住环境的描写和背景特点。

12.【答案】第一处,善解人意,替人着想,热心体贴;第二处,善于自责,心地善良,乐观开朗。

解析】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

13.【答案】含意: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

作用: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

14.【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

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

解析】要揣摩写作主题。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l5.【答案】笑可化解惊惧与恐怖从而与动物区别开;笑可体现人的才智和反映人们身上的瑕疵和怪癖(或本来面目);笑可帮助人类保持平衡感和现实感以及看事会成比例。

解析】“笑的价值”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第三段也有涉及,但都被第二段内容覆盖了,进行筛选,考生应该能完全答出来,这里要注意的是“笑”的两种表现形式——幽默与喜剧——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就是“笑的作用”。

16.【答案】先提出论点——“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论述如何从人的本来面目来看人,一是不要为“表面的积累”蒙蔽,二是要具有孩子的慧眼和妇女的洞察力;然后进一步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为什么孩子和妇女的嘲笑具有强大的作用。

17.【答案】作者的看法:认为笑比哭更有价值,更具有美德,更具有精神安慰,而哭会掩饰一切,会是虚伪的。作用:具有反衬的作用,更加突出笑的可贵,同时升华主题。

解析】这句话是拿“哭”来与“笑”对比,解答上也比较简单。

七、作文。18.【解析】

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与以往相比,而过渡到关系命题上,这似乎也是在创新改变以往的形式。既然是关系性命题,就得从其关系入手写作,而不能只写其关系中的一方,否则就视为偏题了,因为这个“忧”与“爱”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

二者的联系是:“爱”是“忧”的前提,“忧”是“爱”的表现,只有“爱”,才会“忧”,世上没有只“忧”的“爱”,也没有只“爱”的“忧”,爱了,便有忧,忧了,便含爱。

适用文体:记叙文和议**。

深度挖掘:世上有忧的,但不能爱的;世上有爱的,但不允许忧的;世上更有为不能爱而忧的,亦有为不能忧而爱的;世上还有为不能忧而忧的,为不能爱而爱的;……

202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附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2023年高考物理江苏卷 答案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答案解析。一 单项选择题。1.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可知,穿过a b两个线圈的磁通量均为,因此磁通量之比为1 1,a项正确。2.答案 c 解析 设两球间的水平距离为l,第一次抛出的速度分别为v1 v2 由于小球抛出后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从抛...

2023年高考地理江苏卷 答案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答案解析。一 单项选择题1.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最粗的箭头是从广东省指向湖南省,即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方向是 粤 湘 2.答案 c 解析 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中,除了广东与四川不相邻外,其余红包单向流量都发生在相邻省份之间,反映了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