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 2020-05-17 05:11:28 阅读 2307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4分)先选出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然后任选四个注音的字或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a.驾驭羁绊 zhì留克尽职守。

b.慷慨汲取晨曦随声附台。

c.恣雎阴霾 jí妒毛骨悚然。

d.妖ráo 斑斓祈祷有口皆碑。

2.(2分)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修改:删去“由于”

b.我国古代白话**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 修改:“人物”改为“形象”

c.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修改:“许多”与“酒店的”位置互换

d.杜小康能否在这里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修改:删去“否”

3.(6分)古诗文默写。

1) ,对影成三人。

2)了却君王天下事, 。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二章》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4)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词句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

4.(3分)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填充下表。

5.(7分)北京平谷某派出所所长,有一天在翻阅古书时,无意间发现自己在辖区给几所中小学讲的法治教育课内容,几乎全被一本书所囊括,这本书就是《**规》.于是他就以《**规》作为法治课的教材在学生中进行宣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由此在学校和社会引起《**规》热。

1)根据以上表述,你认为《**规》应该是一本的书。

2)如果你校开展了《**规》的学习活动,清你用简要的文字谈三点收获(或体会);假如你校来开展此项活动,请你围绕学习《**规》设计三个活动项目。

收获或项目。

3)“学***规,将文化落地为文明”,这是钱文忠教授在其著作《解读<**规>》上的题词,这一题词揭示了学习《**规》的要义,即:传承文化, 。

6.(3分)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分明就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的构图;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河流点染于大漠;有画的线条:纵的烟、横的河、圆的落日;有画的色彩:

黄的沙、青灰的烟、橘红的夕阳、白的河水。实乃“诗中有画”。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和主观感受,以春天之梨花喻秋冬之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了塞下秋天天气之“异”﹣﹣极其寒冷,如同“胡天八月即飞雪”,表现塞下秋景与中原秋景的不同,连大雁也过早地飞离衡阳。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是作者将游子沦落之情寄托于九种看似孤立的景物之中,用有形之物来表现无形之情,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二、阅读理解。

7.(10分)阅读文章,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观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还有骑在马上在水面舞旗、举枪、挥刀的,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只有“敌船”被火焚烧,随波飘去。

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是一席之地也没有空下来的。

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

b.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c.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4)文中所写的“京尹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两部分内容似乎偏离了文题“观潮”,针对这种说法,清谈谈你的见解。

8.(20分)

梦是夜的花朵。

朱成玉。(1)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

(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

(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

(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

(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的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

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部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

(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

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

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

(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

(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

“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

(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的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晚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

(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

(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的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

(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

(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

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

(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的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

选自《快乐心灵》第一辑有改动)

1)读完全文,你是怎样理解文题含义的?

2)父亲为了解开女儿的心结,倾尽了心力,想尽办法让她玩,领她吃肯德基女儿为了信守约定,改变了自己:睡得早。

3)联系上下文,品味第(3)段中加点词语(或短语)。

撕咬: 偷偷地运送:

4)第(7)段中划线句“我的眼里蓄满了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 ,又有 ,还有 。

5)这箱文章在写作上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处使用伏笔和照应,请找出两处不同方面的伏笔,并说说使用伏笔的作用。

6)文中的孩子患有优郁症,为了“使他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该怎样劝说她?

9.(9分)

悦读”的“姿势”

向贤彪。(1)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一个人亦如此。

(2)犹太人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他们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和过道上,可随时翻阅。有资料说,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

以读书为乐已经深深融入犹太人的血液里,也使他们在人类长河中光芒四射。据统计,全世界共有800多人获诺贝尔奖,有犹太人血统的就占了近四分之一,而犹太人数量不到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

(3)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追念儿时读书时的情景。

至于流传千古的“凿臂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邪种对书的迷恋让人心生敬畏。

2019辽宁辽阳市中考英语考试大纲及说明

根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的要求,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英语考试说明。1.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 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基本要求,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2.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3.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水平,尽量...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 积累与运用。1.答案 c 解析 学生对汉字字音 字形的认知能力。a项 棱角 应读 l n 险俊 应为 峻 b项 稀罕 应读 h n 容光涣发 应为 焕 d项 处理 应读 ch 键谈 应为 健 2.答案 d 解析 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根据具体的语境...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 选择题 共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8分 1 2010沈阳 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 这里的 雷鸣般 描述的是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2 2010沈阳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