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一中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 2020-05-17 05:08:28 阅读 9801

大连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意象构成。主观的、仅属于个人的情感只有在对象化以后,即只有借助于象,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得到普遍的传达。因此,艺术便必然以情感为生命,以象为构成。

象,是中国美学又一个重要范畴。中国美学的象,从来就不等于西方美学的形象,毋宁说是有象无形、去形存象。对于艺术来说,事物的实体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只是事物的表象。

表象作为事物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它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复现,这就是回忆;也可以在人的头脑中运动、变化、重组甚至创造,这就是想象。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在回忆和想象时,往往伴随着情感。

对于惯常用情感眼光看世界,又区分了实体(形器)和表象(现象)的中国艺术家来说,就更是如此。于是,象在中国艺术这里,就不但不是形象,也不单单只是表象,更重要的还是意象。

意象是抽离了形体又蕴含着情意的表象,或者说是有情感的表象。但必须特别指出,意象决不是意与象的两两相加或简单契合,而是意中有象,象中有意,物我同一,主客包容,既非纯客观的如实摹写(如西方古典艺术),也非纯主观的自我表现(如西方现代艺术)。显然,这是中国独有的宇宙观、哲学观在艺术中的体现。

意象是中国独有的美学范畴,意象造型观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观念,而诗画艺术则是这种艺术观的集中表现。赋比兴作为中国诗歌的金科玉律,传神写意作为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都涉及到意象问题。前者讲意象的目的——传达情感,后者讲意象的特征——不求形似。

因为不求形似,所以更注重笔墨;因为传达情感,所以要借助意象。情感靠意象传达,意象靠笔墨构成,情感—意象—笔墨,这就是中国诗画艺术的基本结构。无疑,在这里,意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

一般地说,中国诗更重情感,中国画更重笔墨,但它们都离不开意象。正因为它们都以意象为美学构成,所以中国诗常有画境,中国画也常有诗意。这样,意象就作为一个中介,把诗和画统一起来了。

如果说,西方美学讲究的是诗画对立,那么,中国美学追求的则是诗画一体的诗情画意,是情景合一的诗画意境。

所谓诗画意境,就是主客默契,心物交融,对象中有自我,自我中有对象的那样一种境界。中国的诗和画都追求这种意境。中国的诗论讲究的是情景合一,中国画论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哲学观,情景合一是中国人的艺术观。在这两种观念的主宰下,中国艺术家无论是以移情的态度看待自然,还是以直觉的方式把握对象,都不难达到这一境界。

所以,中国的其他艺术,也和诗画艺术一样,有了一种交融物我、综合时空的审美特征。比如戏曲。漫长的时间,辽阔的空间,仅仅表现为几个极其精彩优美的动作和身段。

这和杜诗所谓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和国画《百花齐放》将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开放的花画在同一画面,是一个道理。显然,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一种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就其化空间为时间而言,是**的;就其化时间为空间而言,是舞蹈的;就其融主观客观、对象自我、表现再现于一体而言,则是诗和绘画的。

总之,它是中国艺术独有的一种境界。

(节选自易中天《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有删改)

1.下列关于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象作为事物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可在人的头脑中复现,这就是回忆;也可在人的头脑中运动、变化、重组甚至创造,这就是想象。

b.所谓意象,就是意中有象,象中有意,物我同一,主客包容。它是中国独有的宇宙观、哲学观在艺术中的体现,是中国独有的美学范畴。

c.意象,既非纯客观如实摹写,也非纯主观自我表现,更不是意与象的两两相加或简单契合,而是抽离了形体又蕴含着情意的表象。

d.。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主观的、仅属于个人的情感只有借助于具体的物象,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得到普遍的传达,因此艺术便必然以意象为构成。

b.心理学研究证明,对于惯常用情感眼光看世界,又区分了实体和表象的中国艺术家来说,在回忆和想象时,往往伴随着情感。

c.主客默契,心物交融,对象中有自我,自我中有对象的境界就是中国的诗、画都追求的所谓的情景合一的诗画意境。

d.国画《百花齐放》将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开放的花画在同一画面上,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物我交融、综合时空的审美特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美学的象,与西方美学的形象不同;西方美学的形象只是事物反映的表象,而非中国美学的意象。

b.中国诗重情感,中国画重笔墨,但都以意象为美学构成,所以中国的诗论讲究。

情景合一,中国画论讲究天人合一。

c.中国艺术家无论是以移情的态度看待自然,还是以直觉的方式把握对象,都很容易达到情景合一的诗画意境。

d.中国其他艺术也和诗画艺术一样,都有意境可言。就其化空间为时间而言,是**的;就其化时间为空间而言,是舞蹈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规。

善医,即以医自居。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数诸家,心殚厘定。

优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

唐高宗,命李勋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

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夷考其间,瑕疵不少。有当析而混者,葳蕤、女萎二物,并入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南星、虎掌一物,分为二种。

生姜、薯芋,菜也,而列为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似兹之类,不可枚举。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复者芟,缺者补。

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

虽命医书,实赅物理。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

晚年,自号濒湖山人,又著《过所馆诗》《医祟》《脉诀》《五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诗话》。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搜罗百氏,探访四方,始於嘉靖壬子,终於万历戊寅(公元2023年)。

凡二十八年而成书。旧本附方三千九百三十五,增千一百六十一。

赞曰:李公份份,乐道遗荣;下学上达,以师古人。既智且仁,道熟以成;遐以媲之,景纯通明。

份份:同彬,文质兼备。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试于乡不售。

售:考试得中。

b.惟耽嗜典籍。

耽:爱,喜欢。

c.有当析而混者。

析:分开。d.僭肆删述。

僭:虚假,不实。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李时珍为著《本草纲目》一书下学上达的一组是(3分)

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

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数诸家。

辨百谷,尝众草。

师歧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

搜罗百氏,探访四方。a.b.

c.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时珍善于钻研。少年时参加科举考试失利,于是十年不出家门,潜心诗书,广泛涉猎各门知识,。因为擅长医学,于是就以医者自居。

b.七十六岁时,李时珍写了一封遗表。其中,他叙述了自己修改《本草纲目》的缘由:本草之前虽历经几朝修补,但仍存在许多错误。

c.《本草纲目》的创作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炎皇辨百谷、尝众草、遵伯高之法剖析了经络的始末缘由,写下《神农本草》,为它打下基础。

d.李时珍修改的《本草纲目》较以前的医书更为系统些。除了对草药进行说明、辨误外,还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草药的产地、气味、主治等。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2)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野步。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做简要的分析。(5分)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结尾两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6分)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写到自己面对同舍生的华衣丽服时的心态是:,。

《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的诗句是,。

《蜀道难》中诗人以震耳欲聋的飞瀑声和滚石的撞击声从听觉角度写蜀道之险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

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2023年辽宁省高考英语

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实验 变化及备考建议。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荣荣。一 关于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 与 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实验 与2013年相比,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 在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及参考样题上都有变化。在试卷结构上,将原第二部分的语言知识运用调整...

2023年辽宁省高考英语

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实验 变化及备考建议。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荣荣。一 关于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 与 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实验 与2013年相比,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 在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及参考样题上都有变化。在试卷结构上,将原第二部分的语言知识运用调整...

2023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 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 已知集合m n 则m n 显示解析 2 若函数y x 1 x a 为偶函数,则a 显示解析 3 已知集合u a 则 ua ab d 显示解析 4 已知0 a 1,x loga loga y loga5,z loga loga 则 显示解析 5 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