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共13分)
1.请仿照例句的格式,在横线上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句,并且内容要能推出后面的观点。(3分)
无论是披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2.成语对联:请分别以“按图索骥”“鱼目混珠”为上联,写出它们的下联。要求:①必须使用成语;②所用成语必须与上联的成语结构对称。(2分)
1)上联:按图索骥下联。
2)上联:鱼目混珠下联。
3.古诗文和文学常识填空。(6分)
(1) 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余则缊袍弊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古代作品中许多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有过慨叹。李商隐在《乐游原》中用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慨叹人生短暂;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也有慨叹人生短暂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
(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如果做事不努力,那肯定无法成功,正如荀子在《劝学》中说过朽木不折”。
5)《故乡》中的杨二嫂是旧社会千千万万普通城镇妇女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这篇**选自鲁迅先生的**集。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ipad平板电脑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界的新宠。在9.7英寸大小、0.
7千克的金属“身体”中,ipad储存了海量的教育书籍,学生可以在这“方寸天地”中任意浏览。不少专家更对电子教材能节省大量纸张,降低印刷费用和能源消耗的“绿色”特质赞不绝口。但目前看来,销售商未能与教材出版商就**销售电子教材签署协议,导致电子教材良莠不齐;而且,平板电脑还处于早期的研发阶段,许多在纸质教材能够实现的互动功能诸如分享重点、眉批等都还有待开发。
这些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平板电脑便大有取代传统纸质教科书的趋势。当然,一套完整电子版教材的售价虽然只是一本纸质教材的一半,但一部普通平板电脑约达500美元的售价,仍是一般家庭所不能承受的;即使在学校层面,配备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局域网络设备来支持平板电脑的使用,也是一项巨大的投入。而且,面对纸质书,家长们不用担心孩子的眼睛会受到电子屏幕辐射的伤害。
你认为平板电脑能取代教科书吗?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并简要给出四点理由(不超过60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
寂寞红柳山谷。
车一过托克逊,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除脚下一条黑色的柏油路,两旁和天尽头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壁,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汽车朝瀚海深处驶去,临近塔里木河流域,蓦地钻出一株两株、一丛两丛胡杨树,枯槁的树干和顶端的新绿,在荒漠中挺出一片片绿阴,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瞪大双眼仔细观察,还见匍匐在沙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
车渐渐驶近,方辨识出那是一丛丛蓬勃的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洇开来的胭脂痕。
同行的新疆朋友告诉我们,这是红柳。
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这一份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兀地让人想起刑场上的视死如归,想起身处绝境之中的从容镇定,想起蛮荒之远的处变不惊,也让人联想起壮汉胸前素手的抚摸,想起干涸心田清泉的滋润……
我不知道有无关于红柳的民间传说,如果依我猜想,她该是侠骨柔肠的女子宁死不屈的灵魂的再现。她要在这天地之间,留下她的凄情哀婉,她的绝唱,在甩下一串潇洒和浪漫后,昂起头嫣然一笑,毅然决然地走向天涯,走向大漠深处。她依旧年年岁岁开花,在蓝天旷野中,在无人注目欣赏的孤城绝域,以自己的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微笑将柔情留存在天地方圆之间。
我看见了红柳的妩媚,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叶子,衬出柳枝的翠绿和旷野的落寞,那一份顽强、专注,让每一个多看她两眼的人生出无限的爱怜和敬意。她把她惊人的美丽和执著、倔强,留在天地之间,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繁嚣的江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留连,那儿有着太多是非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拉扯扯,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朋比为奸,只是为了占有一丁点的蝇头微利,一丁点的风光名头,从而搅得内心不得安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心灵的安静使人更为高贵和脱俗的了。
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
这荒漠瀚海,可是红柳们的天地啊,她的微笑,她的爽朗,她的高傲,是天地之间的另一种颜色和性格。
6.本文写的是红柳,第①段却首先写了胡杨树。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胡杨树的用意。(2分)
7.文中第③段开头说“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中回荡,久久难以释怀”。请分析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8.作者为什么会将红柳想象成一位侠肠柔骨、宁死不屈的女子?(3分)
9.文章以“寂寞红柳”为题,作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面上是歌颂红柳,实际上赞扬了具有红柳般精神境界的人。请根据文章写出红柳的象征意义。(2分)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作者把戈壁中匍匐于地表的红柳用“她”来指代,以“胭脂痕”、“素手的抚摸”来形容,将红柳的坚强与柔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文章第五段中的“大漠瀚海”和“江南内地”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前者意味着寂寞与清贫,后者意味着名利与贪欲。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了红柳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讲条件、不图索取、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与品格。
.作品中的红柳,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梅花,塑造的是具有同一种精神的艺术形象。
.本文启示我们要从红柳身上汲取精神营养,鄙视物欲膨胀、利欲熏心的自私心态,追求高贵和脱俗之美。
11.拓展默写:“柳”往往为文人墨客所钟情,“柳文化”由此而丰富多彩,请按下列要求,默写与“柳”相关的诗句。(每句1分,共3分)
1)以柳为描写对象的古诗:
2)因柳而显出早春生机的诗句。
3)因柳而起离愁别绪或思乡之情的诗句。
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
浣花溪记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1)、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2),窈然(3)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4)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5)。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6),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7)。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8),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
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9)。
像(10)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2023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
2016年素质测试题3 1 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 第四节。4分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2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5分 3分 2分 3 仿照示例,请从 南辕北辙 东施效颦 精卫填海 中任选两个进行新解。要求 解说合理...
2023年小六学生素质语文测试卷
万载县2011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卷。语文试卷。说明 本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一 积累 运用 45分 1 根据拼音写出规范的汉字。4 4分 最l o g的友谊是共hu n n n 中结成的,正如生铁只有在li hu 中才能chu li n 成锅一样。b 家徒四而不谈白 无瑕失之交 xi o ...
2019小学数学毕业素质测试卷
14 将一个长6cm,宽4cm,高3cm的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涂上红色,然后把这个长方体切割成一个个边长1cm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中恰好有两个面涂上红色的有 个。二 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5分 1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比 a 周长不变,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