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备考之吾见

发布 2020-04-21 15:37:28 阅读 8069

2023年政治学科高考备考之吾见。

一、2023年安徽考试说明解读

一)考试说明新变化

1.命题指导思想将体现“目标立意”。由以往的能力立意向目标立意过渡。所以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表达了“目标立意”信息。

如考试体现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反映学科德育功能”。

2.今年的试题将会更加关注现实,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试题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将会更加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和与时代特征相一致的地方特色。

3.试题将加强**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如论证和**目标中不仅局限于往年的创新思维的表述,更是增加了通过“论证和**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表达出论证、**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述。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设置将会更加新颖,这种考试的变化要引起考生高度重视。

二)具体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化

1.内容上

2023年政治学科高考的范围为四个必修模块(含2023年4月至2023年3月的时事政治),分值为100分。与《2023年的考试说明》相比,内容有以下几大变化:

1)《经济生活》(必修1)在考试内容上有大幅删减,但是经济学原理删减不多只是需要更加精炼。新增内容有:**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关于劳动者、投资的方式、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等。

2)《政治生活》(必修2)基本保持原貌,只是对原有的考试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新增的内容有我国**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及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等。

3)《文化生活》(必修3)所有内容都是新增考点,需认真研读、考虑出题的角度与答题方式。

4)《生活与哲学》(必修4)无太大变动(依然保持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唯物史观等),但是对一些具体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删减和提炼。新增内容有对“哲学是什么”进行了拓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真理、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等。

虽然高考试卷所能实际考查的知识点是有限的,但从备考的角度说,我们必须全面进行复习。2009高考考试内容涉及到的考点共251个,其中《经济生活》81个,《政治生活》51个,《文化生活》42个,《生活与哲学》77个,再加上时政知识,复习的量还是比较大的,对考生的要求也比较高。从内容比例可以看出,考试说明突出了《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二者占了全部考点60%的比例。

2.形式上

2023年的政治学科的高考题型没有较大变化,但从整个文综试卷看,选择题分值由140分减少到约130分,非选择题分值由160分增加到约170分。从文综三科整体来看,这种变化在单科上不会太明显。全卷估计共39大题,每科各13大题,其中选择题11题,非选择题2大题若干小题。

就政治学科而言,在选择题方面,难度有所增加。

二、试就2023年“江南十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突出“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试题广泛引用最新材料设置情境,将社会热点与学科主干知识相结合。如试题涉及到金融危机、网络问政、北京奥运、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民主改革50年、农村改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2.凸显“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试题注重考查学科基础主干知识,以不断创设新情境的形式实现对考生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如第36题,以农村改革为宏观考查背景,从经济、政治、哲学角度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体现高考自主命题的地方特色。如第36题,要求考生对我省改革开放的成就进行归纳,并就如何解决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谈谈看法,开发地方考试资源,引导考生对地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4.关注学生**意识,体现新课程理念。如第36题,从试题形式和设问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尝试,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知识的分布情况。

各模块知识的分值及比例。

三)考试情况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考生文综平均成绩161分,最高分218分,整体情况不好。其中,政治学科典型错误如下:

非选择题部分:

1.第36题以农村改革为宏观考查背景,从经济、政治、哲学角度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抽样试卷表明:第(1)问,考生失分主要是因为不能从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引伸出“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思维深度不够;第(2)问,不少考生没有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就事论事,没有从经济角度分析。

所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语句都遗漏了,分析能力不强;第(3)问,很多考生不能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农民”、“首创”、“精神”来组织答案,一味堆砌哲学原理,不能很好结合材料分析,因而丢分严重;第(4)问,不少考生能从材料中概括出**要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但是很多考生没有抓住材料中“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这一信息,主要原因是审题不细,读题不清,答案组织不全。

2.第37题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背景,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作用等主干知识,大背景,小切口。从抽样结果来看:第(1)问本身设问不难,易于把握。

大多数考生都能从观点和材料两个方面进行解答,但是有些考生只看到了长三角地区作为整体的一面,而没有看到“长三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的一面,因而导致失分;第(2)问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设问的规定性条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 泛泛而谈区域文化建设的意义,答案组织比较零散、不到位。

另外,主观性试题中,学生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整洁也是影响得分的一个因素。

综合对2023年安徽考试说明解读和2023年“江南十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分析以及笔者所在学校考试情况分析,针对2023年政治学科高考复习备考建议如下:

三、2023年政治学科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一、找准立足点,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

要引导学生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变的肯定是题目的背景材料,题目的设问,这是绝对千变万化的。而相对稳定不变的一个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

1.立足于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最后的复习还应该回归课本,引导学生重视课本,要抓主干、构体系,夯实基础知识。“越是基础知识就越具有决定意义,越是基础知识就越有区分度。”要夯实基础知识必须做到:

靠课本。对课本上的考点,要反反复复的看。依据《考纲》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看。

抓住干。教材内容庞杂,并不需要在每一个知识点上下大功夫。要抓住高频考点、课本重点和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复习,把备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上,所谓主干知识在政治学科里主要是指四门必修课的基本原理及其方**要求。

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

构体系。要学会把零散的知识点网络化,打破章节的局限,以点引线,以线成面、以面铸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把握练与思的关系,在考试中体现能力

1.能力从练中来。

在模拟训练中,考生要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

第一,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主要是审题的训练,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进行审题训练。越到后期越要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把它贯彻到平时的每一次练习中,一定要养成动笔做题前反复研读的试题的习惯,杜绝一瞄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随意作风。审题最好的方法是“五限法”--限范围,限主体,限角度,限对象,限材料。

第二,找准关键词,进行信息筛选的训练,这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

第三,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

第四,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养成规范化答题的良好习惯,恰当地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高考试题的答案要“准”“全”“精”,要条理化,序号化。层次化。

要体现材料、课本基础知识和时代背景三者的结合,组织答案要点一般先近后远,先微观后宏观先课本后课外,要学会用政治术语作答,形成规范科学的答题习惯。另外答题前最好有提纲。

2.减少失误,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

为在练习中减少失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要让学生做到:

1)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错误的原因。

2)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3)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做错题,然后与正确解法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记忆。

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利用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1)对“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

2)对新颖的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只要耐心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能找到解问题的办法。

3)阅读题目时注意区别显现信息与隐信息。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

4)建议学生按顺序和“先易后难”的原则作答。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也是应试成功的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

三、把握中心点,处理好考点与热点的关系

全面了解时政热点,能从小切口进入去解答问题。政治高考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因此把社会热点作为试题设置情景的原材料,并把与教材的结合点作为高考命题的重点,所以热点复习是整个政治复习的必要环节;要深入关注一些传统的重点和持续性的长效热点,注意比较当前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将时政中经常出现的高频政治术语、口号式的宣传语、文件中的经典文句进行汇编和收集,并有意识地记忆,感受国家意志,凸显政策取向。

2023年高考备考吾语句修改类语用题解题技巧

备考直通车。年高备。语句修改类语用题解题技巧。四川省泸州市老窖天府中学窦银强。一。语句修改类题涉及范围。成 是否杂糅 句式 动词谓语 修饰成分或。语句修改类题可分为 语法类 语序不当 中心词 是否成分残缺造成搭配不当 句式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是 成为 浓缩主干是否主宾搭配不当。...

备考2023年高考热点作文之

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有谦虚的美德。伟大的物理学家 力学奠基人牛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却谦称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他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前人,他的谦让,谁又能说不是 锐意进取 呢?谦让,是一把柔情之剑,给人带来精神的提升与洗礼,亦可帮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联系到生活例证1,外国...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之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之 向 学作文 22 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人民观点 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40年前的12月,不少人是从收音机里听到春天的消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时,伴着不时出现杂音的电波,有人激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听罢公报泪盈眶,多少热血谱新章 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催动中国40年的浩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