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月儿弯弯》教学设计 第3课时

发布 2020-04-10 14:00:28 阅读 6913

《月儿弯弯》教学设计(第3课时)

山东省济南市舜玉小学。刘。静。

一、教学内容。

欣赏《摇篮曲》。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身体律动,感受四三拍的韵律,体验母爱的亲切与温馨。

2.通过哼唱,引导学生体会平缓的叙述性与起伏的跳荡性旋律给人的不同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

教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歌曲聆听。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教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课堂小结。

母爱是明灯,给我们光明和温暖,母爱是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对摇篮曲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用我们的行动回报母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录。第1课影子的游戏 2 第2课走近大自然 5 第3课花地毯 8 第4课分一分变一变 10 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 12 第6课摸一摸,画一画 14 第7课纸风铃 16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 18 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 21 第10课泡泡飞啊飞 23 第11课太空里的植物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3

第1课影子的游戏。第1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 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并能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人影外形产生丰富的联想并进行合理的创作。教学准备1 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2 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外形的硬纸箱,透光...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瓢虫

瓢虫。瓢虫为甲虫类生物,会经历卵 幼虫 蛹 成虫四阶段的完全 瓢虫的生活周期约需4周,故每年夏季可繁殖数代。幼虫。细长柔软,通常灰色,具蓝 绿 红或黑色斑,以其他昆虫或虫卵为食。要经4个龄期,然后附于某些物体上,在最后一龄幼虫所蜕的皮中化蛹。大群的瓢虫常在同一处地点过冬。瓢虫的种类非常繁多,任何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