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发布 2020-04-07 08:11:28 阅读 3333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5名学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12人)。这些学生**于五个自然村,平山、居沃、黄泉、前后利增,有些学生路途遥远,来去很不方便,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风气浓,同学之间洋溢在互相帮助、互相进取的气氛之中,他们对语文特别感兴趣,也养成了良好地学习习惯。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来看,本班成绩名列全镇前茅。优秀率80%,及格率95%。经过一学期的小学生活,学生逐渐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

识字和写字能力有很大进步,但仍有部分学生的读写姿势不正确。学生运用普通话的习惯已经养成,表达能力还不够。这些都有待新学期师生共同努力,使每个学生得以发展。

本学期我决定多多努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他们掌握住学习语文的技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指导学生扎实的学习语文基本功,使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得到很好的训练。总之,全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通过正确引导多方努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相信他们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突出两个习惯的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从两个习惯的培养顺序安排看,先听后写合乎认识的规律,合乎学习语文的规律。

从语言表述看,“倾听”更加贴近课标,“勇于”更加切中时弊,“认真写”更加关注过程。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训练。教师应做有心人,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天长日久,就会让这些外在的行为变成孩子内在的、自觉的行动。

习惯对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2.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共安排生字483个,其中要求写的298个,只要求认识的185个。教材中的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集中识字共8课,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

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大量的生字随课文出现,进行识写。无论哪一种识字途径,都要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句的意思。

因为识字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识字。

3.阅读。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共选编课文26篇,其中写景状物的6课,记事(含生活见闻、童话故事)为主的11课,写人为主的(包括人物故事)7课,古诗1课,“文包诗”1课。

内容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对社会风情的了解体察,对优秀文化、高尚品德、科学精神的颂扬,对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等。课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文规范,内涵丰富。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一是把培养认读能力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读书、写字两大重点。26篇课文中有20篇只安排朗读课文和描红写字两项作业,其余6课也都把朗读、描红两项作业放在前面,再增加一点说话、造句、表演等加深或拓展阅读效果的活动。

这样做完全体现了《标准》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的精神。二。

是注重语言积累。26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达14课,占54%,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征的,抓住记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4.单元练习·学用字词句。

与过去的相比,单元练习中的学用字词句板块,其功能有所变化。原来的“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巩固单元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新的“学用字词句”板块,其功能有所扩展,如**的功能、迁移的功能、锻炼手脑并用的功能、与其他课程融合的功能、多方面运用语文教育资源的功能等等。三、教学目标:

1.关于“习惯篇”的教学教学时就应注意几点:

创设相应的情境。如“写好铅笔字”的教学,学生形成“写好铅笔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初步认识,明确要求意义后,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操练。如举行简短的“写字仪式”之后,应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几个字,教师及**点;教师检查评价的重点,不是谁写得快、写得对,而是谁的姿势最规范,如此不断纠正、不断规范、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的过程。

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倾听”,让学生按规范坐好,按要求握好笔,要花时间矫正不正确的姿势,矫正不正确的握笔。同时,在强调某一习惯时,应兼顾其他习惯,发现其他方面不符合要求,也要指出并纠正,只是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所区别。

细致耐心,持之以恒。本课所提出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每一节的教学中都要加以体现,都应该要求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参加交流;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握笔、写字姿势,最好能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列入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包括上学期对学习习惯的要求,都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实效。

2.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随课文识字”是本册教材中识字部分的“重头戏”。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包括学生已经认识了的汉字和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遵循“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教学中,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对绝大多数字(词)义的领悟,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进行,通常情况下要只求“意会”,而不求“确解”。正确处理“识字”“读书”“写字”三者的关系,继续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做法。就是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课文注有汉语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还要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识什么就练写什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的成果。

相对集中识字的教学,要特别重视每篇课文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比如,对词串识字的教学,不但要注意每一个词语和具体事物联系,而且要特别关注“串”与“串”之间的关联,最后达到对整个词串的整合,让学生在整合的过程中对词串的内部结构、关系有所领悟。另外,还要非常注意对小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他们一边诵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把表面上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

再如,对介绍汉字起源的识字课文,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字、词、文之间的联系,把观察每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果,与随后出现的词语以及歌谣联系起来,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歌谣连为一体。

关于本册的写字教学,首先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做到人人用眼卫生,个个读写姿势正确。讲求写字的质量,要求学生按照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

规范标准把字写好,做到笔笔到位,字字工整。同时要用好每篇课文后面专门设计的“描红”字帖,以及印制在“练习”中的展示偏旁部首和生字笔顺的图表,并通过描红、仿影和临写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关于阅读教学。

激发情趣,让学生喜欢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应采取多种手段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联系,以便他们借助已知去**未知,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

加强认读,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一年级下册共26篇课文,学生要让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应属不易,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除了给足读书的时间外,特别是长句子,含有生僻词语、儿化韵和特殊句式的句子,词语转行或翻页的句子,应加强教师的领读。

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最终达到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读后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的、轮廓的了解。

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启发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边读边想,在想象中进入课文意境,在感受课文意境中获取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读的水平。

还要切实加强背诵的语言实践,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比如分角色演诵,改编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课本剧来表演等,最终达到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语言,扩大语言积累、内化的目标。

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用好《配套练习册》,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进行阅读,使学生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发挥其阅读能力。创建书香班级,开设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借阅各类经典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亲子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好读书氛围。

通过读书,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读书中体会到书的无穷魅力,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关于单元练习教学。

关于单元练习,教学要求要准确到位。对各道题目,要严格按要求进行训练,务求取得实效。不能偏离练习设计的另搞一套,甚至拔高要求,加大难度。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着力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最大限度的获取练习的效益。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际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并对交际的过程与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要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要体现由说的少到说的多、由说的不大好到说的比较好的训练过程。

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时间,进一步打好基础。

2、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计划,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提高积极性,读写说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

3、围绕教学重点安排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注重熟读、精讲、多练,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

4、注重语文学习中美育、德育的渗透,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5、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准备:课件、挂图、词卡。

六、周次及课时安排。

名称周次。新授复习机动总计。

七、教学进度表。

课时962424144

周次1日期授课内容课时3

备注。良好的学习习惯(二)2.25-3.3识字1

识字2机动。

识字33.4-3.10识字4

练习1机动。

1、春笋3.11-3.172、雨点。

3、小池塘机动。

4、春到梅花山3.18-3.245、草原的早晨。

练习2机动。

6、蘑菇该奖给谁3.25-3.317、骑牛比赛。

8、小松鼠和大松树练习3

练习34.1-4.79、吃水不忘挖井人。

10、他得红圈圈最多机动。

11、奶奶的白发4.8-4.1412、**探母。

13、好学的爸爸练习4

清明节。

练习4(机动)4.15-4.21识字5

识字6识字7

识字84.22-4.28练习5

14、鲜花和星星机动。

15、放小鸟4.29-5.516、这儿真好。

17、世界多美呀机动。

18、月亮河云彩5.6-5.12练习6

19、三个小伙伴机动。

20、蚂蚁和蝈蝈5.13-5.1921、古诗两首。

练习7机动。

22、司马光。

5.20-5.2623、鲁班和橹板。

24、乌鸦喝水25、咏华山。

26、小松鼠找花生果5.27-6.2练习8

机动。6.3-6.23期末水平测试复习6.24-6.30期末水平测试7.1-7.7放暑假。

劳动节。端午节。

一年级语文下册计划

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为了在教学中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为了有利于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意图,作如下教学计划。一 本学期...

一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3.阅读。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共选编课文26篇,其中写景状物的6课,记事 含生活见闻 童话故事 为主的11课,写人为主的 包括人物故事 7课,古诗1课,文包诗 1课。内容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对社会风情的了解体察,对优秀文化 高尚品德 科学精神的颂扬,对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等。课文大都篇幅短小 ...

一年级下册语文科计划

2014年春一年级一班语文教学计划。会仪小学贺成碧。一 本班情况分析 全班共36人,男生18人,女生18人。总体上女生没有男生活跃,成绩不够理想。女生胆子小,在班上都是不喜欢言语的,原因是她们多数都是与父母分开的。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多数能比较主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