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
观沧海】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勾画了大海吞吐如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这几句是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他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政治抱负,感情奔放、含蓄。
3. 画面: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表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主旨:这首诗融情于景,将明月比作信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之情。
2.意象:“杨花落尽子规啼”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意象)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点明时间是暮春。表达了作者得知友人被贬时的痛惜之情。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借用奇特的想象,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信使,能够把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西,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被遣远行的恋恋不舍、怀念,牵挂,和同情。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理解(画面):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2)哲理:[\mkern-13mu', altimg': w':
33', h': 38', eqmath': o\\ac(○,1)'}这两句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哲理;[\mkern-13mu', altimg':
w': 33', h': 38', eqmath':
o\\ac(○,2)'}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3)感情: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
4)炼字:“生”、“入”运用拟人手法,“春”和“日”作为新事物象征,表现诗人积极向上的感情。
2.主旨(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希望借鸿雁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景物描写,运用白描的手法将九个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描绘出一幅肃杀、荒凉的景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感。
2. 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点出了人物及人物的心情,一切悲苦全在“断肠”二字中凸显出来,表达天涯游子浓浓的乡愁。全诗借景物描绘出一幅肃杀、荒凉的景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感。
真题再现】
一、《观沧海》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二、《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情感?(3分)
四、《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自我检测】
1. 《观沧海》运用了和等写作手法,勾画了。
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和的伟大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于景,将比作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
和之情。“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意象),渲染了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得知友人被贬时的之情。
3.《次北固山下》揭示了的哲理(自然规律),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4.《天净沙·秋思》运用的手法将九个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描绘出一幅的景象,渲染了的气氛,衬托出的情感。答案】一。
2.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二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2.思念家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 2. 拟人。将月亮人格化,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四 2.在外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自我检测答案:
1.《观沧海》运用了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于景,将明月比作信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之情。“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意象),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得知友人被贬时的痛惜之情。
3.《次北固山下》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
4.《天净沙·秋思》运用白描的手法将九个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描绘出一幅肃杀、荒凉的景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感。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 名著《朝花夕拾》
七上语文期中复习 名著 朝花夕拾 本书简介 朝花夕拾 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朝花夕拾 原名 旧事重提 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 回忆的记事 多侧面地反映...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复习测试
七下古诗 文言文课堂小测 山中杂诗 吴均南朝 山际见来烟云从窗里出。竹里馆 王维唐 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逢入京使 岑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 上有黄鹂深树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导学案
古诗文默写一。1.潮平两岸阔。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6.绿树村边合。7.曲径通幽处。8.我寄愁心与明月。9.山光悦鸟性。10.何当共剪西窗烛。11.商女不知亡国恨。12.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