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发布 2020-04-02 10:24:28 阅读 4202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1. 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条件包括:

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通。

abcd.①②

2.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

四、五千公里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结束长期**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bcd.①②

4. 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 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a.隋朝大运河的开通b.结束了**割据,实现了全国大统一。

c.统治者十分残暴d.繁荣而短暂

6. 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

7.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8..有一次,唐玄宗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罢官,这体现了他

a.打击地方权贵 b.宽仁。

c.任用贤能,淘汰腐败无能的官吏 d.任人唯亲。

9. 郭沫若所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谁的业绩的称赞?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10.下列关于唐都长安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安城内可遇到身着各式服装的西域人b长安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c在长安波斯人的酒店中有胡人歌舞 d在住宅区有许多店铺,商业繁荣。

11. 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削弱了显贵特权。

12. 按因果关系排列唐朝前期的经济方面的顺序:

社会经济繁荣 ②唐朝农业生产发展③ 调整统治政策。

a.①②b.②①c.③②d.②③

13.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相似处有:

重用人才 ②完善科举制度 ③虚怀纳谏 ④发展生产。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③

14.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朝结盟b.使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两族友好关系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15.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16.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abcd.①③

17.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两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

一行②鉴真③玄奘④法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8.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来治理国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创立三省六部制 b.允许农民以实物替代劳役。

c.制定出《贞观律》 d.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19. .唐朝时,直接管理三省六部中“六部”的是

a.皇帝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

20.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实行恩威并施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二、材料分析(3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①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分)

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2分)

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6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3分)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1分)

3.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废除的?(10分)

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1分)

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

三、简答:(10分)

唐朝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概括指出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对我国今天有什么启示?

参***:一、1~5 dbdbd 6~10 ddcdd 11~15 bcccb 16~20 bdabc

二、1、(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对此持否定态度。(2分)

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2分)

3)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

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 但是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

2. ①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3分)

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2分。

③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1分)

3. ①科举制度1分; 隋朝1分; 唐朝时期1分;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

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2分; 状元1分; 清朝1分。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1分)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人们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3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a 开通运河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b 灭亡陈朝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c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开通运河 d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灭亡陈朝 2 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3 隋朝大运河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 通济渠 b 永济渠 c 邗沟 d 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2015 2016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 班级姓名座号。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60分 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c.邗沟 d.江南河。2 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检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姓名 一 填空题。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年,南北重归统一。2 从605年起,主持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 南至 全长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年,隋朝灭亡,建立唐朝,定都就是唐高祖。4 唐太宗的年号是 他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