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试卷

发布 2020-04-02 10:22:28 阅读 9368

四都中学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考试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

1.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我国的宰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秦——明 b.秦——清 c.汉——明 d.汉——清

2.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 )

a.京城b.宫城c.皇城d.外城。

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

4.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5.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东厂 ④设立廷杖制度 ⑤设立军机处。

abcd.①②

6.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c.八股取士与*** d.军机处的设立。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出自谁( )

a.戚继光 b.岳飞c.郑成功 d.郑和。

8.“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所写的挽联。它歌颂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功绩( )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 d.康熙。

9.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本草纲目》 b.《红楼梦》 c.《农桑辑要》 d.《天工开物》

10.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

a.粉碎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b.设置伊犁将军

c.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兼管军务和民政 d.册封**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11.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

秦 ②西汉 ③元 ④明 ⑤清

abcd.①③

12.下表反映了我国****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a.台湾b.海南c.新疆d.**。

13.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 )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1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立台湾府三者共同的作用是( )

a.巩固海防 b.驱逐殖民势力 c.管辖边疆 d.维护国家主权。

15.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bcd.③④

16.“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中读到(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17.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 d.鉴真。

18.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禁止一切对外**b.严格限制对外**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 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19.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

a.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b.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赐予“**喇嘛”封号 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20.造成中国和西方世界力量对比大逆转的因素包括( )

清朝坚持闭关锁国坚持“重农主义”政策。

西方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④清朝鄙视科学技术。

abcd.①②

二。改错题(找出错误并改正,每题2分,共20分)

21.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错误改正:22.清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康熙。

错误改正:23.2023年郑成功从沙俄手中成功收复了台湾。

错误改正:24.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错误改正:25.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李时珍的《天工开物》。

错误改正:26.清**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设置了驻藏大臣。

错误改正:27.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清朝。

错误改正:28.雍正帝时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地区的管理。

错误改正:29.明成祖时为了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设立了廷杖制度。

错误改正:30.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长城。

错误改正:三、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2分)他的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条件有哪些?(2分)

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1分)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3)从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中,你认为现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应吸取哪些教训?(2分)

32.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

1)清朝**坚决镇压了哪些**叛乱活动?(2分)

2)右图反映了清朝与哪一地区的关系?(2分)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二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因此诗被斩首。

1))材料一反映了八股取士与历史上哪一事件类似?(1分)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八股取士的危害。(2分)

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的什么史实?(2分)实行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1分)这种政策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

34.下图是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位著名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1)分别写出图。

一、图二中的人物名字及其主要事迹。(4分)

2)他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宝贵精神?(2分)在和平的今天,你认为应该怎样把这种精神付诸行动?(2分)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试卷

历史测验。第18 22课 姓名班别学号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 计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刘备与孙权 b.袁述与袁绍。c.董卓与孙权 d.袁绍与曹操。2 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3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1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郑和的船队能在黑夜里辨识航向主要是因为。a.郑和的船队庞大 b.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c.指南针用于航海 d....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试题

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 一 单项选择题 共4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工程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最具积极作用的是。a.长城b.赵州桥c.故宫d.大运河。2.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始于。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武则天。3.中国有句俗语 宰相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