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会选(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科学家也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请分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 )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需要。
b.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不很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减少。
2、将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则( )
a.冰全部熔化成水 b.水凝固成冰
c.冰不熔化,水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能源。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双氧水 c.冰水混合物 d.二氧化碳气体。
4、下列现象与蒸发无关的是( )
a.固体清香剂时间长了会消失 b.热天,狗伸出舌头散热。
c.用电热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d.夏天,在教室的地上洒水降温。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凡是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的是( )
a.木炭b.硫黄c.氢气d.红磷。
7、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c.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科学家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8、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 泥水 b. 牛奶 c .矿泉水 d. 蒸馏水。
9、用饱和氯化钴溶液制成的指示纸,在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指示纸呈现的颜色 (
a.无色 b.蓝色 c.红色 d.白色。
10、细胞质流动的作用是( )
a.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b.增强细胞的贮藏作用。
c.加速光合作用d.加强细胞**。
11、西瓜果肉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2、夏天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小冰箱,即把一种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物质可以是( )
. 食盐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13、①②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象,要将图1转换成图2,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
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
ab.④③cd.④⑤
14、如下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这两个反应(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反应 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15、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在集气瓶中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a.向集气瓶中加澄清石灰水。
b.向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
c.在集气瓶口放一根燃着的木条。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6、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abcd.●○
17、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18、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正确的读数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形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某同学仰视读数,则实际水量应为( )
a .大于20ml b. 等于 20ml c. 小于20ml d. 无法确定。
19.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增加b. 溶剂质量减少。
c. 溶液质量不变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0、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和溶解度(相同条件下测定)。实验室要收集so2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二、我会填(共35,每空1分。共35分)
21、观察下列三种细胞模式图,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
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是 。
22、科学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科学历史事件。如: 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23、据报载,阿根廷的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的新办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果蔬冷冻后,放入低温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成态,这个过程中,冰要从周围环境中填“吸热”或“放热”)。
24、空调公交车上分别有冷气出口和暖气出口,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 气出口在下, 气出口在上。理由是。
25、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
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
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26、冬天湖面结冰时,在湖底的鱼类等水生生物还能生存,是因为湖。
底水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在___左右,没有结冰。因此水中的。
生物能够生存。这时水的密度为读作它表示的意义是。
年5月12日,一列载有500t汽油的火车途径宝成铁路109隧道时**。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和。
28、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__而制作口腔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__如把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细胞将___填失水或吸水),影响观察。如果把口腔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将___而破裂。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___
29、植物细胞的平面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切西瓜时,流出的红汁水是这些汁水。
主要来自图中的结构。
(2)结构c里面含有物质。
(3)图中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30、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 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此时将80 g 甲。
物质放入100 **中,溶液质量为 g,若要使该溶液。
变为不饱和溶液,从温度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1、工业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方法是分离空气,如图,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1)空气由气态变为液态,体积变了(填写“大”、“小”或“不变”)。
2)用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先出来的是
3)分离液化空气获得液氧和液氮的原理是。
三、我会实验(共25分)
32、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
1)明确实验目的(2)收集有关资料(3)设计合理方案(4)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双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生成cacl2、h2o和nh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1g/l,空气的密度为1.
293g/l,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取氨气。
2)收集有关的资料:实验反应的条件是氨气的密度于空气的密度且水。
3)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收集装置选用。
4)进行科学实验。
33.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
ab2)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集气瓶装满水,不留空气泡,使所得的氧气纯净。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题 含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一 你会选吗?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测量血压时,一般用测压计放在哪处测得。a 上臂肱动脉 b 颈总动脉 c 大腿股动脉 d 前臂桡动脉。2 下列哪项不是呼吸作用的结果。a 放出二氧化碳 b 产生氧气 c 释放能量 d 生成水。3 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 类人猿与人类...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题 含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一 你会选吗?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测量血压时,一般用测压计放在哪处测得。a 上臂肱动脉 b 颈总动脉 c 大腿股动脉 d 前臂桡动脉。2 下列哪项不是呼吸作用的结果。a 放出二氧化碳 b 产生氧气 c 释放能量 d 生成水。3 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 类人猿与人类...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 含答案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亚洲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蒙古族 b.汉族 c.大和族 d.俄罗斯族。2.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 十字路口 的是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北亚。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萨尔温江 b.伊落瓦底江 c.红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