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第二章。1、感觉世界。
视觉—眼。听觉—耳。
嗅觉—鼻。味觉—舌。
触觉—**。
四种基本味觉:
舌尖——甜。
舌根——苦。
舌侧——酸、咸。
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产生: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
(声源)传播:通过介质以声波形式向外传播。
(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的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同一温度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
2、声音在不同的温度下传播速度不同。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声波的应用:
1)超声波粉体内结石;
2)探测海水深度;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三、乐音的特征。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2.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音的振幅决定。
3.音色:声音的特色——辨别各种声音的依据。
4.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赫至20000赫。
5.噪声的防止:
1)防止噪声产生(禁鸣喇叭)
2)阻断它的传播(隔音屏、树林)
3)防止它进入耳朵(戴上耳塞)
四、光和颜色。
1、光源:正在自主发光的物体。
2、光能的传播: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光还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例: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影子。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3×10^5千米/秒。
3.光的色散:
由太阳光(白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一条彩色光带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白光(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结论一: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色光的颜色。
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结论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等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
1.反射面通常光滑平整;
2.反射光线一般较集中,在某些区域的观察者有“刺眼”感觉;
3.太阳下看到波光粼粼属于镜面反射;
2)漫反射:
1.反射面通常粗糙不平;
2. 反射光线一般较分散杂乱,各个位置的观察者都可以看到较柔和光线;
3)注意:1.漫反射光线通常总能进入人眼;镜面反射光线不一定能进入人眼,所以,有时发生漫反射的反射面更亮;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1)面镜:1.凹(内反) 会聚作用实焦点车灯等。
2.凸(外反) 发散作用虚焦点后视镜等。
4.平面镜:
1)平面镜的两个作用: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成像。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
3)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等大)
4)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以镜面为对称轴。(正立)(虚像)
5)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
虚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像点的像叫虚像,如平面镜所成的像。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5.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规律:
不等角—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2.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特例—光垂直入射时,将继续前行;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直线上;
2)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的例证:水中的筷子变弯、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看日出等。
3)反射和折射对比表:
4)透镜:1.凸透镜:会聚光线的作用过焦平行,平行过焦,光心不变。
2.凹透镜:发散光线的作用平行发散,发散平行,光心不变。
3.粗测透镜的焦距:点燃蜡烛后远离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看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这时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
4.凸透镜成像规律:
规律:1、物进像退像变大,物退像进像变小;
2、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3、实像异侧成倒立,虚像同侧成正立。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4.成实像时,若物距>像距,则物>像;
物距=像距,则物=像;
物距<像距,则物<像;
5.对凸透镜成像:实像必倒立,倒立必实像;
虚像必正立,正立必虚像;
物像在凸透镜异侧,必为倒立实像,成倒立实像;物像必在凸透镜异侧;
物像在凸透镜同侧,必为正立虚像,成正立虚像;物像必在凸透镜同侧;
实像必可呈现在光屏;能呈现在光屏必为实像。
六、视觉:1.眼的结构见书本p
2.人视觉上的限制:
1)近点:晶状体最凸时,能看到的最近的点;
2)远点:晶状体最扁时,能看到的最远的点;
3)盲点:视网膜上神经穿出的地方,无感光细胞;
3.近视和远视:
1)远视:远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2)近视: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第三章。.机械运动。
1.)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一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是不同的。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的分类。
曲线运动。机械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方向不变)
运动。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快慢改变方向不变)
2.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常用的方法。
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
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4、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的物理意义: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
3)速度的单位。
记住关系式:1米 ∕秒 = 3.6 千米∕时。
1米/秒的意义是: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米。
4.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p92图3-9
2、力的存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
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两种情况。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
个力叫做弹力。形变越大,这个力越大。
5、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我们常用的有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
7、力的单位是牛,用符号n表示。
8、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取决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表示力的示意图。
3、重力。1.概念: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下。
3.作用点:重心。
4.大小:g = mɡ
5.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应用: 重垂线。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6.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质量=9.8n/kg
牛/千克含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牛。
8.重力大小还与纬度、高度有关
9.质量与重力的比较。
4、牛顿第一定律。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注:①一切物体。
②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或。原来静止不受外力保持静止。
一切物体。原来运动不受外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
3.牛顿第一定律深刻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注:1)一切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无论是在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是“惯性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的作用。
3)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4)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5、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明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七年级科学下册
701科学培优卷。出题人 朱一凡。一选择题 3 3 3 3 5 5 1.关于月球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的是海洋,暗的是陆地。b我们观测到的月相变化就是月球形象的变化。c在月球上我们也可以放飞孔明灯。d如果没有早期小天体的频繁撞击,月球上的环形山将会大量减少。2.用皮带转动的...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节 感觉世界。1 视觉 眼 听觉 耳 嗅觉 鼻 味觉 舌 触觉 2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 神经中枢 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3 触觉 痛觉最灵敏的感觉是指尖,而冷热觉最灵敏的感觉是手背。4 痛觉 感觉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5 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
七年级科学试题 新人教七年级科学下册运动和力测试题
七年级科学 下 第二章测试题。班级姓名号次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一滴雨滴从空中匀速下落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它的势能减少,动能减少。c.它的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d.它的势能不变,动能不变。2.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