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

发布 2020-03-27 10:51:28 阅读 6383

正比例的意义。

金土完小何定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昨天老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

二)教师提问

1.你为什么马上能想到还剩多少呢?

2.是不是因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三)教师谈话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相关的量是很多的,例如总价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和

数量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二、新授教学

一)成正比例的量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1).写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并计算比值.

2)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

3) 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

4) 360比5可以吗?为什么?

2.思考 1)18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多少?4小时对应的路程又是多少?

2)在这一组题中上边的一列数表示什么?下边一列数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

教师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3)速度是怎样得到的?

教师板书:

4)路程比时间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

5)在这组题中谁与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如何相关联的?举例说明变化规律.

3.小结:有什么规律?

教师板书:商不变

三)不成比例的量

1.出示**

2.教师提问

1)总吨数是怎样得到的?

2)谁与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3)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运走的吨数少,剩下的吨数多;运走的吨数多,剩下的吨数少;总和不变

四)结合三组题观察、讨论、总结变化规律.

讨论题: 1.这三组题每组题中谁与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在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

共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第一组商不变,第二组积不变,第三组和不变.

总结: 3.分别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4.强调第三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叫做不成比例

5.教师提问

1)两种量成正比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两种量成反比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五)字母关系式

三、巩固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一种圆珠笔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说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

3)每组等式说明了什么?

4)两种相关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当速度一定,时间路程成什么比例?

当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当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修一条路,已修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的关系,要抓住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是本质.

五、课后作业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3.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4.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金土完小何定坤。

一、说教材。

正比例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本节教科书安排的是正比例,其内容主要是正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图像,并通过例1和例2介绍这些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分数和比的知识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材通过实例说明: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另外从具体的数据中看出:

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总是一定的,写成关系式就是:=k(一定)。引导学生学习正比例的图像,并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通过正比例意义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二、说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通过探索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教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四、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说教法。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旧知构建新知的方法、合作**的方法、分析小结的方法等等。例1利用小区收水费的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在单价一定的前提下水费随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为了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用**分户把用水量和水费对应起来,使学生一看就容易发现“用水量扩大几倍,水费就扩大几倍”的变化规律。

例2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正比例的图像,并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相比较,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教科书仍然用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小麦和面粉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引出图像,教科书只作了在方格纸上描小麦质量和面粉质量对应点,并连线表示两者之间正比例关系的方法提示,而正比例图像包括描点、连线等步骤都由学生自己完成。重要的结论教科书都没有将结果写出来,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去概括出来。

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也留下了自主探索的空间。首先是正比例的意义,我让学生根据两个具体事例通过讨论交流,从三个方面得出概念的内涵。其次,正比例图像教科书不仅让学生在方格纸上作图,同时还通过问题“观察上图,你发现了什么?

”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根据其图像去**正比例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趋势。

六、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学会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和图像,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说,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

七、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下面是居委会张阿姨负责的小区水费收缴情况,用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

住户张家赵家。

水费(元) 15 20

用水量(吨) 6 8

(2)揭示课题。

在上面的表中,有哪两种量?(水费和用水量、总价和数量)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除了这两种量,我们还要遇到哪些数量呢?

这些数量之间藏着不少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量间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通过复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同学们观察这张表,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帮助张阿姨把**填写完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完善,并作必要的板书。

同学们发现**中的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像这样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水费和用水量是相互关联的。

板书:相关联。

教师:你们还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在这里主要体会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每吨水单价始终是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便于其他学生观察:

水费用水量=15:6=20:8=35:14=……2.5

教师: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单价相等也可以说是水费与用水量的比值相等,也就是一个固定的数。

板书:水费用水量=每吨水单价(一定)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下面的“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完成。

教师:你能用刚才我们研究例1的方法,自己分析这个**中的数据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下:

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扩大若干倍,路程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时间缩小若干倍,路程缩小相同的倍数。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速度是每时80 km,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3.教学“议一议”

教师:我们研究了上面生活中的两个问题,谁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个问题中都有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比值始终是一定的。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经过讨论、探索,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就可以归纳数量之间隐含的变化规律,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教学课堂活动。

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

三、夯实基础,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第2题。

让学生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尝试着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对正比例学习的深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这节课从常见的数量关系复习入手,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沟通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同时采用了准备题和新授课用同一个**,只是**的数据和列数增加的方式展开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认识到这些问题在前面已经有所研究,只是这节课的研究角度不同,研究的层次更深而已,在教学例1时,从多方面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表中的规律,并且还通过多个例题找规律的方式,增加规律的说服力,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也比较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试一试”环节鼓励学生用例1的研究方法尝试研究,这样不仅使两个例题的教学形式有所变化,而且从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班级姓名 一 填空。1.的倒数是0.6和 互为倒数。2.某工程队修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5天修全长的 3.时吨 千克。4.一本90页的故事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应从第 页看起。5.把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6....

六年级数学

淮安市清浦小学六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命题人 马乃骥总分 120 时间 90 基础部分 100分 一 计算题。共34分 1.直接写得数。1 10 10分 2.用合适的方法计算。2 6 14分 3.解方程。2 3 6分 7x 3.8 2 8.5x3.65x 2.35x 7.08 4.列式计算。2 2 4分...

六年级数学

2010 2011学年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期末复习练习一 百分数的应用 一 填一填。1 25相当于50的25比50少50比25多。2 利息利率 时间。3 植树1500棵,成活率是98 植的树活了棵。4 一根绳子长20米,用去15米,用去还剩。5 某校有男生450名,女生360名,男生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