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王各庄小学。
年级:(四)年级。
学科:(品德与社会)
姓名:(李华)
涞水县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王各庄小学时间:2017.2.13
年级:(四)年级学科:(品德与社会) 教师姓名(李华)
1、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目标导学、自主愉悦”的理念教学。倡导自主、合作、**、展示、反馈的学习方式,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2、学情分析(根据实际班情具体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9人。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3、教材分析(指明重难点、具体分析教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信”,第三单元“安四通八达的交通”。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通信设施、四通八达的交通、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下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进行道德教育。
4、教学目标(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掌握安全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上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上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5、工作措施(措施要得当、有可操作性)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
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20周)
四年级 品德与社会
1 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 新颖 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 因文而异 因人而异。2 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一 填空。1.是最高形式的规则。2.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 3.每年农历 月 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国际老人节 是每年的 月 日。4.一节废旧电池能污染 的土地。5.制订规则的关键是 6 是指国家 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 残疾人 孤儿和弃...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2009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 品德与社会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一 我来填。每空2分,计26分 1 我家住在 社区,它属于 省 县 镇 乡 2 社区居委会是在党和 的领导下,社区实行的群众性自治组织。3 我们应该爱护社区的关心社区的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社区的小主人。4 春风行动全称。5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