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
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
(学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学生:
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学生:
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教师激励评价学生后及时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之后,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图7.
10)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学生:
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教师及**价鼓励)
提问: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分析边**,然后派小组代表将本组分析的结果告诉大家,其他小组代表可作补充回答。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
读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
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过渡: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投影:“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彩图”(图7.11)和“可爱的雨林动物彩图”(图7.12),并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1)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
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2)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过渡: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提问: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泼水节)
教师:回答得很对!这是傣族的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并**投影。
傣族男女在泼水节泼水嬉戏。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祝福。傣家人常说:
“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欢乐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干干净净。
**录像:引导学生**敬爱的***参加云南傣族泼水节时的情景录像以加深印象。
提问: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
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
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傣族竹楼。孔雀舞。
竹筒饭。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
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
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哪能不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板书: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阅读并观察《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图7.15),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与邻国的通达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与邻国的相关位置及与邻国的交通通达性,可使西双版纳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开辟更广泛的旅游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
投影:《1991~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引导学生观察后,想一想本图说明了什么?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本图回答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本图说明了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旅游促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本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提问: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已学知识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20世纪80年代***、***和云南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其次得惠于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
西双版纳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第三,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促发展,不仅带动了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得到它们的支持和配合。
西双版纳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所以它的旅游业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角色扮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西双版纳****、商人、学生、宾馆服务员、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来谈谈西双版纳是如何以旅游业为龙头,来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过渡:旅游业的发展,曾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却呈下滑趋势。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八年级地理西双版纳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潘晓婷苏海鹰 长兴中学 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 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西双版纳 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 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形成 发展及作用。引导学生对...
八年级地理西双版纳
青树嘴镇中学新课程改革备课资料。青树中学课堂教学预学案。地理主备。课题。一 课标告诉我们 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曹小春审核授课时间。no 月 日。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学案。二 本节课我们要做到 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学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
八年级地理教案 西双版纳教案
西双版纳教案。八年级地理教案。一 说教材。首先,我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认识。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包括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热带季风气候 丰富的旅游资源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四个方面。其中,前三个方面属于自然...